第86章 一石二鸟(1/2)
她看了一眼身旁的凌松篱,只见这位老尚书面色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凌爱卿,”慕朝歌轻声道,“你们凌家,又为大殷立了一大功啊。”
凌松篱躬身:“臣,只是尽本分而已。”
慕朝歌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晋王倒台是必然的,但朝堂势力需要重新平衡。凌家这次立了大功,该赏,但不能赏得太重,免得引起其他世家不满。
还有那个荆成功……慕朝歌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这种卖国求荣的小人,死不足惜。
不过最让她在意的,还是那个被老汉推上前的姑娘。凌松江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成家了。
要是能促成这门亲事,既能拉近与凌家的关系,又能让那姑娘得偿所愿,岂不是两全其美?
慕朝歌想着想着,差点笑出声来。幸好及时忍住,维持住了皇帝的威严。
这皇帝当得,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杀晋王!杀晋王!”
凌松江话音刚落,百姓们的怒吼声就如潮水般涌来,一浪高过一浪。
那些刚才还往凌将军手里塞吃食的百姓们,此刻个个怒目圆睁,恨不得生吞了那个卖国求荣的晋王。
朝臣们虽然没敢像百姓那样高声喊叫,但一个个也是义愤填膺。
通敌卖国,这是触了所有人的逆鳞。有几个老臣气得胡子直抖,指着宫门方向大骂“国贼”。
慕朝歌站在城楼上,冷眼瞧着这一幕。
她注意到屠太师那个老狐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溜了,连个影子都不见。果然是见风使舵的好手,一看晋王大势已去,立马撇清关系。
“众卿安静。”慕朝歌抬手,让沸腾的人群渐渐静了下来。
她目光扫过底下黑压压的人群,最后定格在凌松江身上:“凌将军,你所言可都属实?”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凌松江跪地叩首。
慕朝歌点点头,转向禁军统领:“去天牢提晋王尉迟瑾。”
命令一下,底下又是一片骚动。百姓们交头接耳,个个伸长了脖子,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卖国贼长什么模样。
不多时,晋王被押了上来。他穿着一身囚服,头发散乱,但腰杆还挺得笔直。看到慕朝歌时,他眼中闪过浓得化不开的恨意,却抿紧嘴唇,一言不发。
“晋王尉迟瑾,”慕朝歌声音清冷,传遍整个广场,“你通敌卖国,罪证确凿,可还有话要说?”
晋王冷笑一声,别过头去。
慕朝歌也不恼,转向众人,高声宣布道:“晋王尉迟瑾,身为皇室宗亲,不思报国,反而勾结北狄,泄露军机,致使边关将士死伤无数。此等行径,天理难容!”
“杀!杀!杀!”百姓们齐声高呼。
慕朝歌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按大殷律法,通敌卖国者,斩立决!今日,朕就在此亲自监斩,以正国法!”
话音未落,底下已经欢声雷动。几个老太太甚至当场跪地磕头,高呼“皇上圣明”。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发生了。
御史罗逸风突然冲出臣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着宫墙就撞了过去。
“陛下!臣有本奏!”他一边撞墙一边喊,额头上已经青了一块,“晋王罪大恶极,一刀斩首太便宜他了!臣建议,应当削成人彘,以儆效尤!”
这突如其来的“死谏”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慕朝歌嘴角抽了抽,心说这罗御史的进谏癖真是越来越严重了,连这种场合都要刷存在感。
“罗爱卿平身。”她无奈地摆摆手,“朕自有决断。”
罗逸风这才爬起来,还不忘整理一下衣冠,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
慕朝歌转向晋王,语气突然变得“悲痛”起来:“瑾弟,你我兄弟一场,没想到今日竟要兵刃相见。朕……实在心痛啊!”
她这番演技,要是尉迟澈本人在场,估计能吐出来。但底下的百姓们却感动得稀里哗啦,都觉得皇上真是仁德之君,都要处死叛徒了还念及兄弟之情。
晋王嗤笑一声,满脸讥讽:“尉迟澈,收起你那套虚伪做派!要杀便杀,何必假惺惺!”
慕朝歌也不恼,叹了口气道:“既然去意已决,朕也不强留。来人,上酒!”
大太监福德全端着一个托盘上前,上面放着两杯酒。
“这杯断头酒,朕敬皇兄。”慕朝歌端起一杯,一饮而尽。
晋王盯着另一杯酒,喉结动了动。他被关在天牢这些天,吃的都是馊饭馊菜,早就渴得不行。虽然明知道这酒可能有诈,但终究抵不过生理需求。
“哼,死到临头还要演戏!”他冷哼一声,抢过酒杯,仰头灌下。
酒水下肚,晋王脸色突然一变,指着慕朝歌:“你……你下毒……”
慕朝歌一脸“悲痛”:“皇兄误会了,这不过是寻常酒水罢了。朕再狠心,也不会在断头酒中下毒啊。”
她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那酒里确实加了料。
不过不是毒药,而是软筋散。为的是防止行刑时出什么岔子。
果然,晋王很快就觉得浑身无力,连站都站不稳,只能由两个禁军架着。
“午时三刻到——行刑!”司礼太监高唱。
刽子手举起鬼头刀,阳光照在刀锋上,闪着刺眼的光。底下百姓们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大把铜钱,哗啦啦撒向人群。百姓们先是一愣,随即哄抢起来,场面顿时大乱。
“有刺客!护驾!”禁军统领高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