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刺杀狗皇帝后,我们灵魂互换了! > 第91章 拐跑画圣

第91章 拐跑画圣(2/2)

目录

斗酒大赛现场,屏风后的慕朝歌看得津津有味。

这场面可比宫里的歌舞有意思多了。

“比宫里那些一本正经的宴会有趣多了。”慕朝歌低声笑道,随手拈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

当邓洵的画作展示出来时,全场哗然,众人无不惊叹于他的神技。慕朝歌却眯起了眼睛,脑子里转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另一个念头。

“如此厉害画人像的本事,放在刑部该多大用!”她暗自思忖,“那些通缉犯的画像要是都能画得这般精准,抓人岂不是容易多了?”

一旁的尉迟澈轻摇团扇,淡淡一笑:“你这是又打起挖人的主意了?”

“怎么,不行啊?”慕朝歌挑眉,“这么优秀的人才,放在民间,岂不是大材小用?”

尉迟澈轻笑:“朕倒是觉得,‘楚留香’酒坊今日必赢。”

“哦?这么肯定?”慕朝歌好奇地转头。

尉迟澈神秘一笑:“有你那位能干的伙计苟富贵在,加上你自己的那些……嗯,特别的手段,朕不信会输。”

慕朝歌闻言也笑了。

正当二人说笑间,邓洵的画作已经赢得了满堂彩,佟酒判激动得老泪纵横。

这时,慕朝歌忽然清了清嗓子,隔着屏风扬声道:“邓先生的画技果然名不虚传,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堪称神品。”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看向屏风方向,好奇是哪位贵人藏在那里。

邓洵也是一愣,随即拱手道:“阁下过奖了。”

“不过——”慕朝歌话锋一转,“此画虽好,却有一处瑕疵。”

这话一出,鸦雀无声。

画圣邓洵的作品,居然有人敢挑毛病?

邓洵却不恼,反而眼中闪过好奇之色:“愿闻其详。”

就连尉迟澈也好奇地看向慕朝歌,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慕朝歌不紧不慢地道:“画中人物神态虽妙,却少了分故事。敢问邓先生,近来作画时,可曾感到笔下人物虽形似,神韵却难以突破?”

邓洵闻言,面色微变。

这正是他近来遇到的瓶颈,画技已达化境,却总觉得笔下人物少了些什么,不想被这位陌生人一语道破。

“阁下高见,邓某近日的确有这种感觉。”邓洵郑重道,“不知阁下可有良策?”

慕朝歌心中暗笑,她哪懂什么绘画,不过是把现代那些艺术理论搬出来唬人罢了。

“邓先生可曾想过,为何而画?”慕朝歌声音清朗,“为取悦达官贵人?为博得虚名?若是为此,画中自然少了灵魂。”

邓洵若有所思:“那阁下认为,当为何而画?”

“为苍生!”慕朝歌声音陡然提高,“邓先生可曾想过,您这手画人像的绝技,能造福多少百姓?”

不等邓洵回答,慕朝歌继续道:“刑部那些通缉犯的画像,若是能有邓先生十分之一的功力,那些穷凶极恶之徒何愁不落网?被拐卖的孩童,如果有精准的画像相助,家人团聚岂不容易得多?”

她越说越激动,把现代那套社会价值理论全搬了出来:“邓先生如果肯加入刑部,专门绘制人像,帮助朝廷捉拿凶手,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百姓会感激您,史书会记载您,这比画千百幅的风月图,岂不更有意义?”

这番话说得邓洵两眼放光。

围观的百姓们也听得热血沸腾,有人高喊:“邓先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又有人道:“要是能帮着找回被拐的孩子,那可是积大德了!”

邓洵站在原地,内心正在激烈挣扎。许久,他忽然大笑三声,朝着屏风方向深深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邓某愚钝,今日方知绘画的真谛!”

说完,他转身就走,大步流星地离去,口中还念念有词:“通缉画像……被拐孩童……妙啊!太妙了!”

屏风后,尉迟澈挑眉看着慕朝歌:“你这张嘴,真是能把死人说活了。”

慕朝歌得意地扬起下巴:“我这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说了,我说的有错吗?他这手画技,放在刑部确实大有用处。”

“这倒不假。”尉迟澈点头,“只是龚侍郎怕是要记恨朕了,好好的一位好友,就这么被你拐跑了。”

慕朝歌笑道:“放心,等邓洵真帮着破几桩大案,龚侍郎自然明白这是好事。”

二人相视一笑。

这时,第三轮比赛即将开始,斗酒大赛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

慕朝歌却已经对比赛结果不太关心了,她满脑子都是如何改革刑部的通缉令制度。

“你说,要是全国的通缉画像都能标准化,再建立个图像库,各地衙门共享……”慕朝歌越说越兴奋。

尉迟澈无奈摇头:“你呀,总是有这么多奇思妙想。不过确实,如果真能实现,于国于民都是大善。”

他们这边聊得热火朝天,却不知屏风外,龚蹈袭正黑着一张脸,看着好友远去的方向,又看看屏风,咬牙切齿:“到底是何方神圣,三言两语就把邓洵给忽悠走了?”

而邓洵此时已经走远,心中满是热血。

邓洵这一走,屏风后的慕朝歌忍不住轻笑出声。

她这一招可谓一石二鸟,既为朝廷招揽了个顶尖的画师,又顺带削弱了醉仙楼那边的实力。

“怎么样,我这招高明吧?”慕朝歌得意地朝身旁的尉迟澈扬了扬眉。

尉迟澈如今已习惯了她这般率性的做派,只无奈摇头:“朕倒是好奇,你那些‘图像库’、‘标准化’的新鲜词儿,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这个嘛……”慕朝歌眼珠一转,信口胡诌,“是我家乡的土话,意思就是把东西整理得规规矩矩的,大家都能看懂。”

尉迟澈明知她在瞎扯,却也不戳破,只淡淡一笑。

而屏风外,龚蹈袭心里咯噔一下,总觉得这一幕场景似曾相识。他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工部那位擅长水利的老友,不也是被人三言两语就给“请”去治理黄河了吗?

“该不会是同一个人吧……”龚蹈袭暗自嘀咕,后背有些发凉。

就在这时,斗酒大赛进入了最后一轮——作诗。

当“楚留香”酒坊宣布他们请来的压阵者是礼部尚书姚庆临时,全场顿时沸腾了。

“是姚状元!”

“天啊,三元及第的姚尚书居然来了!”

“这下,胜负已定了!”

姚庆临不过三十五六年纪,眉目清俊,气质儒雅。

他缓步上前,向众人微微颔首,姿态从容不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