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副主编的当众发难(2/2)
“好!这个选题好!有深度!”
“这才是我们《时代周刊》该做的内容!”
王坤的提议,得到了一众老编辑的齐声叫好。
“陈总,”王坤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陈风,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您觉得我这个选题,怎么样?比起您那个又是短视频又是直播的方案,是不是更符合我们《时代周刊》的定位啊?”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陈风身上。
这是赤裸裸的逼宫!
然而,陈风的反应,又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带头鼓起了掌。
“好!王副主编这个选题,选得非常好!”陈风的脸上,挂着真诚的赞许,“有情怀,有深度,有格调,充分体现了我们《时代周刊》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的担当!”
这一下,轮到王坤他们懵逼了。
这小子什么情况?不按套路出牌啊!他居然夸起我来了?
陈风没有理会他们错愕的表情,他走到人群中央,声音洪亮地说道:“我刚来,对业务不熟,正愁不知道怎么入手。王副主编这个选题,真是及时雨啊!这不仅是一个选题,更是为我们《时代周刊》未来的转型,定下了一个基调!”
“什么基调?”王坤下意识地问道。
“守正出奇的基调!”陈风的眼睛亮得吓人,“王副主编刚才说得对,我们是做深度内容的,这是我们的‘正’,是我们的根,绝对不能丢!但我们也要‘出奇’,要用新的方式,把我们的好内容,传播出去!”
他看着王坤,眼神灼灼:“所以,我决定,王副主编这个《传统手工艺》的专题,我们不仅要做,还要大做!特做!”
“但是,”陈风话锋一转,“我们不能再用老一套的图文方式了。我要你们,把这个专题,给我拍成一部纪录片!”
“什么?纪录片?”王坤惊呼出声。
“没错!”陈风大手一挥,气势十足,“我们要用电影级的设备,最专业的团队,去拍出那些老手艺人的匠心精神!然后,我们不走传统媒体渠道,我们直接把它送到国际电影节上去参展!”
“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所有的花絮、采访、短片,都在我们的新媒体账号上同步更新,提前预热,吸引流量!等纪录片拿了奖,我们再反过来,推出付费的深度图文报道和独家专访!”
“这,就叫‘一鱼多吃’!用一个核心内容,实现全媒体渠道的覆盖和多次变现!这就是我说的转型!”
陈风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所有人都被他这天马行空又逻辑自洽的构想给震住了。
他不仅没有否定王坤,反而把王坤的选题,当成了自己方案的第一个试点项目!
这一下,王坤彻底傻眼了。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口。因为陈风从头到尾都在夸他,都在支持他。
“怎么样?王副主编?”陈风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个执行方案,你觉得,还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