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胡惟庸,你手下已被陛下“保送”(1/2)
朱元璋目光转向侍立的千户。
“去办,记着,陈宁这一路,要太平,也要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他往哪儿来了。”
“遵旨!”千户躬身领命,快步退下。
亭内重归寂静,只余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朱元璋重新坐下,手指摩挲着粗瓷杯沿,眼神晦暗不明。
工坊内,李十七沉默地推动石碾,雪白的硝石粉末在重压下变得愈发细腻。
他的动作精准而高效,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整个工坊,将每一个匠人的动作、神情,甚至他们之间偶尔的低语,都刻入脑中。
朱标终于成功封好了一个陶罐,虽然泥封略显歪斜,但他脸上却绽出极大的满足感。
他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额上的汗,看向不远处正指导匠人调配新一批药粉的苏白。
“苏兄。”
朱标走过去,语气带着兴奋后的微喘。
“孤方才忽有一念,此物若用于开山修路,是否也能事半功倍?譬如……贯通南北的漕运要道,若遇顽石大山……”
苏白停下手中的木勺,抬眼看向朱标,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讶异和赞许。
这位太子,并非只沉溺于武器的毁灭力。
“殿下圣明。”
苏白颔首。
“此物用于开山破石,确有奇效。”
“但其声光巨响过于骇人,若在人口稠密处施用,易引恐慌,且需精确计算药量,否则山石崩落,反而阻塞道路,甚至伤及无辜。”
“非训练有素之工师,不可轻用。”
朱标闻言,兴奋稍敛,若有所思。
“确是如此……是孤想得简单了。”
“那……若用于矿场呢?开采铜铁煤石?”
“殿下此念,更近其实。”
苏白脸上露出真正的笑意。
“矿脉深藏,人力有时而穷。”
“以此物震松岩层,再辅以人力挖掘,效率可倍增,只是……”
他话音一转。
“矿洞之内,通风不畅,爆破之后烟尘弥漫,更有毒气滋生,需有周全应对之法,否则亦是绝地。”
一君一臣,就这般站在弥漫着硝磺气息的工棚下,从杀人利器谈到了生民工程。
朱标眼中光芒越来越盛,他发现自己这位侍郎胸中所学,远不止于破坏,那是一种更系统近乎于“道”的认知体系。
李十七在不远处默默碾着硝石,耳朵却将每一字每一句都捕捉清晰。
他低垂的眼帘下,目光微闪。
午后,县衙书房。
苏白将一份写满药材名录和粗略炮制方法的笺纸递给朱标。
“殿下,此乃初步拟定的抗高原反应药方所需。”
“红景天为主,西洋参、刺五加为辅,另需几味调和药性的辅药。”
“其中红景天最为关键,亦最难采撷,多生于险峻雪线附近。”
朱标接过,仔细观看,眉头渐渐锁紧。
“这许多药材……尤其是这红景天,产量几何?若欲配给大军,恐非易事。”
“殿下所虑极是。”
苏白坦然道。
“此非一蹴而就之事。”
“眼下,只能先小规模试制,验证药效。”
“待确认无误,方可令太医院及各地药局设法扩大采收与种植。”
“或许……亦可寻商队,尝试与吐蕃、西域等地交易此物。”
朱标沉吟片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