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夜制新药解缺料,途遇路阻用炭渣(1/2)
深夜的太医院灯火通明,药碾转动的“吱呀”声此起彼伏。
朱标蹲在药炉旁,手里拿着一根银簪,不时搅动炉中深褐色的药汁,银簪尖沾着的药沫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院判,西洋参的量是不是不够?这药汁的颜色比白日试做的浅了三分,会不会影响药效?”
太医院院判凑过来,用瓷勺舀起一勺药汁,对着灯光看了看。
“殿下眼尖!方才清点药材,西洋参确实少了两斤,是西域商队在路上耽搁了。”
“不过老臣已按苏大人的嘱咐,加了等量的刺五加,刺五加虽温补不及西洋参,但能强筋健骨,与红景天搭配,药效差不了多少。”
“您看这药汁,虽颜色浅,却无沉淀,说明萃取得干净。”
朱标放下银簪,拿起一旁的药方核对。
“那就好。苏兄说过,抗高原药关键在红景天的萃取,刺五加能替代最好,免得耽误明日出发。”
“对了,第一批药能出多少剂?边军那边等着救命,多一剂是一剂。”
“能出两百剂。”
院判指着旁边的瓷瓶。
“都已用小瓷瓶分装,每瓶一剂,贴上每日一次,晨服的标签,将士们用温水送服即可。”
“老臣还多备了五十包药粉,万一瓷瓶打碎,可临时用开水冲泡,药效一样。”
朱标点头,伸手拿起一个瓷瓶,拧开瓶盖闻了闻,药香中带着淡淡的草木气。
“辛苦院判了,今夜就辛苦太医院的兄弟们,明日随我们一起去北疆,路上还得劳烦你们指导将士用药。”
院判躬身应道。
“殿下客气!能为北疆将士效力,是太医院的荣幸,老臣已挑了五个手艺最好的医工,明日一早便在城门口候着。”
与此同时,武库内的火光也未熄灭。苏白正拿着一把火铳,手指扣在装弹口的卡扣上,反复开合。
“李十七,你看这装弹口,卡扣太硬,将士们戴着手套操作,怕是要耽误时辰,能不能让铁匠现在把卡扣磨薄半分?”
“磨得光滑些,既能加快装弹速度,又不容易卡壳。”
李十七接过火铳试了试,手指果然被卡扣硌得生疼。
“大人说得对!卑职这就让武库的铁匠过来,五十把火铳,一个时辰内肯定磨好!”
“另外,武库还备了两百发铅弹和十斤火药,都用油纸包好,放在木匣里,防潮又防摔。”
苏白走到木匣旁,打开看了看,铅弹圆润光滑,火药颗粒均匀。
“很好。再让铁匠做十个小铁钩,挂在火铳枪管下,将士们装弹时能勾住弹袋,不用腾出手拿,也能省点时间。”
“细节做好了,战场上就能多一分胜算。”
“卑职这就去安排!”
李十七转身往外跑,很快领着两名铁匠进来,铁匠手里拿着细砂纸和小铁锤,对着火铳卡扣打磨起来。
火星溅在青砖地上,很快冷却。
天刚蒙蒙亮,应天府城门口已聚集了不少人。
朱元璋亲自来送行,马皇后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件厚实的狐裘。
“标儿,北疆冷,这件狐裘你带着,夜里赶路能披一披。”
“苏白,你也多穿件衣服,别冻着,你们此去,不仅要送药送火铳,还要照顾好自己,标儿咱和你母后等着你们回来。”
朱标接过狐裘,搭在臂弯里,又从怀里掏出古井钥匙,递给马皇后。
“母后,这是样本密室的钥匙,您先替儿臣收着,等儿臣回来再取。”
“样本关乎抗高原药的后续制作,可别弄丢了。”
马皇后接过钥匙,用红绳系在腰间。
“放心吧,母后会好好收着。”
“你们路上要小心,胡惟庸的余孽虽被抓了大半,但保不齐还有漏网之鱼,李十七,护好殿下和苏大人!”
李十七单膝跪地,右手按在刀柄上。
“皇后娘娘放心!卑职带了二十名锦衣卫,还有一队骑兵,定不让大人和殿下受半分伤!”
朱元璋拍了拍苏白的肩膀,指尖碰着他肩上的甲片。
“苏白,北疆就交给你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