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大明最穷县令!老朱跪求贪污 > 第96章 炭窑火候凭烟辨,粮草烘干按层分

第96章 炭窑火候凭烟辨,粮草烘干按层分(1/2)

目录

天刚亮,炭窑旁就围满了人。匠人正对着窑口的火光发愁,手里拿着根长木柴,不时伸进窑里试探。

“大人,这火候太难掌握了!之前烧木炭,看火苗颜色就行,可新炭用的石炭火力太大,火苗一直是通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算烧透。”

“万一烧过了,炭就成灰了,烧不透,又不耐烧。”

苏白走到窑口,弯腰观察窑内的烟色,指尖捻了点窑口飘出的炭灰。

“看烟色就行。刚开始烧,烟是黑的,说明石炭没燃透。”

“等烟变成浅灰色,就是快烧透了,最后烟变成白色,还带着点草木香,就可以停火了。”

“你们记着,烟色变浅灰时,就把窑口封上一半,留个小口透气,让里面的炭慢慢焖,焖半个时辰,就能出窑了。”

匠人试着观察烟色,又对比苏白捻出的炭灰。

黑灰粗糙,浅灰细腻,瞬间明白了。

“大人这法子太实用了!比看火苗靠谱多了!”

“卑职这就盯着烟色,保证第一批新炭烧得正好!”

周虎凑过来,看着窑口飘出的黑烟渐渐变浅,感慨道。

“还是大人有办法!之前烧木炭,十窑有三窑烧坏,现在有了看烟色的法子,再也不用浪费石炭了!”

“等新炭烧出来,先给将士们的帐篷里各放两筐,让他们晚上能睡个暖和觉。”

苏白点头,转身对朱标说。

“咱们去粮草帐看看,将士们用新炭烘干粮草,有没有遇到问题。”

“粮草是大事,烘干不好,发霉了就可惜了。”

两人刚走到粮草帐,就见几名将士围着一堆粮草发愁,粮草堆得有一人高,底层的粮草还是潮的。

一名将士见苏白过来,连忙上前。

“大人!粮草堆太厚,上面的烘干了,

朱标蹲下身,摸了摸底层的粮草,果然还带着潮气。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把粮草都摊开晾,太占地方,还容易被雨淋。”

苏白却笑着指向旁边堆着的新炭渣。

“用新炭渣铺底。先在粮草帐里铺一层半尺厚的新炭渣,再把粮草分成三层铺,每层铺半尺厚。”

“中间留些缝隙透气,新炭渣能吸潮气,还能导热,底层的粮草也能烘干。”

“你们试试,半个时辰后再摸,底层肯定干了。”

将士们立刻动手,铺上新炭渣,再分层铺粮草。

半个时辰后,摸底层的粮草,果然干燥松软,没有潮气了。

一名将士兴奋地说。

“大人这法子太神了!之前翻一次粮草要一个时辰,现在铺层炭渣,不用翻,就能全烘干,还省力气!”

朱标看着烘干的粮草,拿起纸笔记录。

“苏兄,按这个法子,一天能烘干五十石粮草,比之前快了三倍,还没浪费!”

“我这就把法子写下来,传给其他营寨,让他们也用新炭渣烘干粮草。”

就在这时,李十七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个羊皮卷。

“大人!殿下!从北元游骑身上搜出的羊皮卷翻译出来了!”

“上面画着边军大营的地形图,还标着三日后袭粮草帐。”

“是察罕部落的小首领写的,他们想三日后偷袭粮草帐!”

周虎脸色一沉,拳头攥得咯咯响。

“这群狼崽子!还不死心!卑职这就加强粮草帐的守卫,再派斥候去察罕部落的驻地探消息,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不用派斥候。”

苏白接过羊皮卷,指着上面标着的“驻地在东边山谷”。

“咱们可以设个埋伏。李十七,你带二十名火铳手,埋伏在山谷外的树林里。”

“周统领,你带三十名骑兵,假装去山谷附近巡逻,引诱他们出来,等他们冲出来,火铳手就射马腿,骑兵再冲上去抓活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