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八百里加急直送应天!(1/2)
夕阳西下,驿站内燃起篝火,驱散着戈壁夜间的寒意。
朱标伏在临时搬出的木案上,就着跳动的火光,奋笔疾书。
写废的纸团散落脚边,墨迹在粗糙的纸面上时而晕开,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于奏疏的措辞。
苏白巡视完伤员营帐,掀帘走入,带进一阵冷风。
“殿下,奏疏如何了?”
朱标闻声抬头,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刚写就的几页纸递过。
“苏兄请看,战事经过、伤亡抚恤、乃蛮动向、瓦剌之疑,均已详述。”
“后续方略,依苏兄之意,着重于羁縻、互市、以工代赈三策,只是这海防之事……”
他顿了顿,略显迟疑。
“提及新式火器与战船,是否过于惊世骇俗?父皇若追问细节,遣工部兵部专员查验,恐难以应对。”
苏白接过奏疏,并未立刻翻阅,目光扫过窗外渐暗的天色。
“殿下所虑甚是,所以奏疏中关于海防之议,不必详陈制法,只言偶得古法,似有奇效,然耗资甚巨,成败未卜,恳请圣裁,于僻处小规模试制。”
“陛下若有意,自会密旨垂询,若无心,亦不过一笑置之,不致深究。”
朱标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如此……甚妥,既表忠心献策,又留有余地。”
此时,周虎端着一盆热汤饼进来,放在案上。
“大人,殿下,先用些吃食吧。”
“驿卒新烙的饼,羊骨熬的汤。”
香气扑鼻,朱标这才觉出饿来,放下笔,搓了搓手。
“周统领辛苦,送信之人,可选定?”
周虎抹了把额角的汗。
“回殿下,选定了。”
“让赵百户去,他老家是应天府旁的句容县,对京畿道路熟,人也机警稳重,骑术弓马都不差。”
“标下已让他准备,明日五更便出发。”
苏白拿起一块饼,掰开泡进汤里。
“让他带双马,换乘不息。”
“沿途军驿换马不换人,务必最快速度将奏疏送至通政司。”
“是!”
周虎应下,又禀道。
“沙州卫王百户一行已安置歇下,缴赠的马匹甲胄,也已清点交付,他们甚是感激。”
“嗯。”
苏白颔首,转而问道。
“别赤台走后,北面可有动静?”
周虎面色一肃。
“斥候回报,乃蛮营地确有骚动,人马调动频繁,但未见大规模集结出营迹象。”
“似在收缩防御,加强巡哨。”
“看来乌恩其挨了这一记闷棍,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气,正忙着舔伤口、稳内部。”
朱标喝了一口热汤,身上暖和了些。
“苏兄,我们是否该趁势……”
“不急。”
苏白打断他。
“穷寇莫追,困兽犹斗,眼下当以静制动,巩固既得之势。”
“让乌恩其自己去头疼内部纷争,我们抓紧此时机,推行以工代赈,方为上策。”
他看向周虎。
“明日开始,张贴告示于驿站外及周边要道。”
“言明招募青壮,修缮驿站道路,管饭食,日结工钱,以粮米或盐茶支付,优先招募附近小部落流民及贫苦牧民。”
周虎略一迟疑。
“大人,这……若来者混杂,如果有乃蛮细作……”
“无妨。”
苏白语气平静。
“正可借此观察,甄别可用之人,工地上,多安排些机灵的弟兄混入其中,暗中留意。”
“真有异动,再处置不迟。”
“标下明白!”周虎领命。
朱标吃完最后一口饼,放下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