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以工代赈,北疆民心我收定了!(2/2)
“照此速度,明日傍晚前,应可抵达大同营。”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苏白。
“苏兄,回大同后,这‘以工代赈’之事,是否即刻在大同左近推行?还是先等朝廷回音?”
“不必等。”
苏白喝了口水。
“大同周边,汉民与胡杂居已久,更易推行。可先招募些贫苦胡民,修缮大同外围的烽燧和驿道。此举既可加固防务,又能安顿流民,朝廷纵有异议,见此实效,亦难反驳。”
“妙!”
朱标击节。
“如此,便是既成事实,功在眼前!”
歇息片刻,车队再次启程。
日头偏西时,前方视野尽头,终于出现了大同营连绵的营寨轮廓和飘扬的旌旗。
一队巡哨骑兵发现了他们,疾驰而来,验明身份后,顿时欢声雷动。
“是苏大人!太子殿下回来了!”
消息迅速传回大营。
当车队抵达营门时,大同镇守太监、总兵官等一众文武已迎候在门外。
“恭迎殿下!恭迎苏大人凯旋!”
众人纷纷行礼,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敬畏。
朱标与苏白下车还礼。
寒暄几句后,大同总兵王弼迫不及待地问道。
“殿下,苏大人,听闻驿站一战,大破乃蛮,斩获颇丰?乌恩其那厮可曾授首?”
苏白微微一笑。
“托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侥幸击退来犯之敌。乌恩其狼狈遁走,然其部元气已伤,短期内难再犯边。详细战报,已由赵百户携往京师。”
“好!太好了!”
王弼大笑。
“看那帮蛮子还敢嚣张!”
众人簇拥着朱标与苏白入营。
沿途兵士纷纷驻足行礼,眼神热切。
中军大帐内,早已备好接风宴席。
虽无珍馐,但牛羊肉管够,酒也是烫好的,气氛热烈。
酒过三巡,朱标起身,简要说明了驿站之战经过,以及后续羁縻、互市、以工代赈的方略,末了道。
“此战之功,归于将士用命。抚恤赏赐,皆从优厚。后续诸策,还需诸位鼎力相助。”
众将轰然应诺。
宴席散后,苏白与朱标回到安排好的营帐。
烛火摇曳,帐内只剩二人。
朱标长舒一口气,卸下甲胄,露出疲惫之态。
“总算回来了。苏兄,接下来……”
话未说完,亲卫在外禀报。
“大人,周统领派人从驿站送来的急件。”
“进来。”
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步入,单膝跪地,呈上一封短信。
苏白接过拆开,快速浏览,眉头微挑,将信递给朱标。
朱标一看,也愣住了。
信上言:招募告示贴出后,响应者竟超出预期。半日间,已有数十胡民前来应募,其中不乏精壮汉子,甚至还有两个小部落的头人亲自前来打听虚实。周虎请示,是否扩大工程,先行修缮通往沙州卫的驿道?
“这……”
朱标看向苏白。
“竟如此顺利?”
苏白沉吟片刻,对那驿卒道。
“回复周统领,准其所请。工程可扩大,但需加派人手维持秩序,详细登记应募者信息,尤其留意其中是否有乃蛮部刻意安插之人。工程进度,五日一报。”
“是!”
驿卒领命,匆匆离去。
朱标拿着那封信,若有所思。
“民心似水啊……看来,北疆百姓,苦战乱久矣,所求不过安稳生计。”
“正是此理。”
苏白吹熄烛火。
“殿下,歇息吧。明日开始,有的忙了。”
帐外,月光洒满大同营的辕门,远处传来隐约的刁斗之声。北疆的夜,似乎比往日更宁静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