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想造反?我的刀早已出鞘!(2/2)
……
辰时末,苏白换上了一身绯色官袍,神色平静地走出锦衣卫衙署,登上了前往皇城的马车。
他怀中除了那道密旨,还多了一枚小巧的青铜口哨,那是调动西苑伏兵与锐健营的信号。
皇宫,午门。
今日的宫门守卫似乎比往日更加森严,披甲执锐的禁军士兵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入的官员。
阳光照射在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却驱不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
文武官员们陆续到来,相互寒暄,低声交谈,大多是关于今日陛下突然检阅京营武备的猜测。
有人面露兴奋,有人则不以为然,唯有少数几个知情者,如苏白,如隐藏在人群中的冯胜,面色如常。
巳时三刻,永嘉侯郭英的仪仗终于出现在午门外。
他身着御赐的蟒袍,腰悬宝剑,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龙行虎步而来。
年近五旬的郭英,身材依旧魁梧,面容威猛,一双虎目顾盼间精光四射,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势展露无遗。
他目光扫过群臣,在与苏白视线接触的刹那,微微停顿了一下,那眼神深处,似乎有极难察觉的探究一闪而过。
随即,他便与相熟的几位都督谈笑风生起来。
苏白心中冷笑,郭英果然不愧是老狐狸,到了此时,依旧能如此镇定。
但他那略微加快的步伐,以及下意识摩挲剑柄的手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午时正,钟鼓齐鸣。
百官按品秩鱼贯进入奉天殿前的广场。
朱元璋高踞于丹陛之上的龙椅中,冕旒垂面,看不清表情。
唯有那透过珠帘射出的目光,扫过下方每一个人,最终在郭英身上停留了数息。
繁琐的朝仪之后,朱元璋并未立刻提及检阅武备之事,而是照常处理了几件无关紧要的政务。
时间一点点过去,广场上的气氛愈发微妙,一些官员开始感到些许不安。
郭英站在武将班首,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他微微侧头,对身后一名亲信将领低语了一句什么。
就在此时,丹陛之上的皇帝,终于缓缓开口。
“今日召众卿前来,一为检视京营武备,扬我国威,二来……”
他顿了顿,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刀,直刺郭英。
“朕要问问永嘉侯,郭英!你可知罪?!”
“嗡——”的一声,整个广场瞬间哗然!所有官员都难以置信地看向郭英,又惊恐地看向皇帝。
郭英身体猛地一震,脸上血色瞬间褪去,但他到底是一方统帅,强自镇定,出班躬身。
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愕。
“陛下!臣……臣不知身犯何罪,竟惹陛下如此震怒?还请陛下明示!”
“不知?”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把将几份奏折和那封已然拆开的瓦剌密信掷于丹陛之下。
“勾结瓦剌,私运军械,意图不轨!王景宏已死,你的人也已招供!铁证如山,你还敢狡辩?!”
那封带着狼头火漆的信笺,飘落在郭英脚前。
郭英瞳孔骤缩,最后的侥幸被彻底粉碎。
他知道,完了!
几乎在皇帝话音落下的同时,苏白毫不犹豫地将那枚青铜口哨放入口中,用力吹响!
“咻——!”
一道尖锐凄厉的哨音,瞬间划破了奉天殿广场上空凝固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