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大明最穷县令!老朱跪求贪污 > 第238章 时机已到,连夜书写弹劾奏章 !

第238章 时机已到,连夜书写弹劾奏章 !(1/2)

目录

苏白神色不变,淡然开口。

“殿下,敦厚之风固不可废,然吏治澄清更关乎国本。若考评全凭风闻印象,则实干者可能被埋没,钻营者反易得利。”

“量化考评,正是为了去伪存真,使赏罚有据。若有人以为敦厚便可掩盖庸碌或贪墨,此风断不可长。”

朱标若有所思,缓缓开口。

“苏兄所言,亦有道理。只是推行之际,还需注意方式,循序渐进,勿使朝堂对立过甚。”

“臣谨记殿下教诲。”

苏白心中清楚,太子倾向于稳健施政。

这也是他先与太子沟通的原因,争取储君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带着太子的初步认可,苏白在数日后的常朝上,正式呈上这份奏疏。

朱元璋阅后,并未立刻表态,只是吩咐将奏疏交部议处。

熟悉皇帝风格的大臣们都明白,皇帝没有驳回,便是默许了都察院新政的继续推行。

朝会之后,苏白依惯例前往都察院处理公务。

刚在值房坐下,负责南直隶巡查的御史便送来急报。

急报称应天府江宁县发生民乱,数百乡民围堵县衙。

民乱起因正是“昌盛行”强行圈占桑田,毁坏青苗,县衙处置不力,偏袒商号。

苏白看着急报,眼神微冷。

他等待的“时机”,以这种激烈的方式到来了。

他没有立刻做出激烈反应,而是首先行文应天巡抚及按察使司。

行文严令他们即刻派员弹压民乱,安抚乡民,查明事由,秉公处置,并将结果速报都察院。

此举既是履行职责,也是将压力传导给地方高层。

同时,他密令周虎,加派人手。

趁此混乱之际,加紧搜集“昌盛行”在江宁及其他州县的不法实证。

重点搜集其与地方官吏勾结、强买强卖、可能引发民怨的铁证。

“记住,重点查他们在圈地过程中,有无闹出人命,或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的具体案例。”

“还有,设法拿到他们与钱庄资金往来的关键账目。”

苏白仔细叮嘱,语气坚定。

他需要能将此事定性为祸害地方、激起民变的严重事件,而不仅仅是普通的商业纠纷。

处理完紧急公务,苏白照常主持都察院内部的议事。

几位御史汇报了在新推广地区推行考评法的情况,有喜有忧。

苏白耐心听取,对遇到的问题一一给出指导。

他强调巡查御史自身也要廉洁奉公,不得接受地方任何形式的馈赠,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

“我等手持监察之权,更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若自身不正,何以正人?”

苏白扫视众人,语气严肃。

“都察院新法能否成功,不仅在于章程是否完善,更在于执行之人是否清廉刚正。望诸位共勉。”

众御史皆肃然应诺。

几天后,应天方面的初步回报抵达。

回报声称民乱已暂时平息,乡民已被劝回,官府正在调查昌盛行圈地事宜。

但回报语焉不详,明显有敷衍之意。

几乎同时,周虎带来了突破性消息。

他们买通了昌盛行江宁分号的一个账房先生,拿到了部分暗账副本。

暗账副本上清晰记录了分号向江宁知县、县丞等人行贿的数目和时间。

此外,还查到昌盛行在江西强行圈地时,曾逼死过一名抗争的老农。

此事被当地里正压下,未上报官府。

“好!”

苏白眼中精光一闪。

有了这些证据,尤其是涉及人命和官员受贿,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他可以借此绕过地方官的阻挠,直接向上奏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