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家可没把胜负当回事,谁都觉得......楼兰那小国哪配和大(1/2)
汉王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这一批飞石不会收回,而是直接留在边关部队!
以后将士们每个月都能联系一次家里的亲人。
这下好了,手头拮据的士兵们也不用发愁买不起飞石了。
只要立军功,就能换银子!
他们私底下已经算过,一个“次功”就能抵一两银子,换句话说,只要上战场,就等于赚银子。
在大明,军功分三种:奇功、头功、次功。
前两个都很难搞,要么是独自斩敌将、攻下城门,要么就是冲阵不死,这些光靠勇气不够,还得拼运气。
但“次功”就简单多了,只要你参加了战斗,基本上就能拿到。
所以现在的士兵们,个个都盼着能赶紧开战,他们急着上战场赚功劳!
看着大家那股跃跃欲试的劲儿,汉王也觉得是时候了。
他大声宣布:
“将士们,楼兰多次挑衅大明,现在奉陛下旨意,我等将出征楼兰!”
话音刚落,士兵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真要打楼兰了?那不是白送的战功嘛!
汉王继续说:
“这场仗,我们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因为这一仗,会用飞石全程记录,传回皇宫,陛下会亲眼看到。”
“你们的父母、妻儿、乡亲也都会看到你们的表现。”
“所以,我们要打出大明的气势!打出咱们的威风!”
听到这,士兵们的热血彻底沸腾了。
能让家乡人看到自己英勇的模样,谁不想?
“咳咳......想想你们的儿子、你们的父母,谁愿意让他们看到你们丢人现眼的样子?”
“所以,这一仗,必须打得漂漂亮亮!”
在这个讲究名声的时代,没人愿意背个逃兵的骂名。
要是输了,别说自己,就连家人回村子都抬不起头。
想到这,士兵们一个个都咬牙切齿,杀气腾腾,誓要把楼兰打个稀巴烂。
汉王看着他们,暗自偷笑。
他其实早就胸有成竹了。
不然他也不可能就带一万人就直接杀过来。
不是他瞧不起楼兰,实在是那地方真不禁打。
没水没粮的破地方,能养多少兵?
与此同时,飞石广场也同步播放了这次出征预告:
【西域楼兰屡次侵犯大明边境,残害我大明将士,现由汉王亲率大军,讨伐楼兰,扬我国威!】
先抛出罪名,再宣布开战。
毕竟打仗总得有个理由,哪怕是编的。
而这个冠冕堂皇的说辞,一看就是朱高炽写的。
要是换汉王,绝对就是一句话:
“那帮土包子不肯进贡?老子打到你服!”
文化人和粗人,说话方式就是不一样。
不过楼兰真要是知道了,一定气到喊冤。
他们哪敢惹大明啊?
但没用,在这个时代,拳头才是硬道理。
谁强,谁就有话语权。
说到底,这一仗就是为了“药材”。
楼兰那边有稀有药材,否则朱棣才懒得搭理他们那荒凉的破地儿。
而普通百姓看到这个视频之后,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骂楼兰不识好歹。
他们作为大明子民,自然站在自己国家这边。
不少人甚至开始期待大战的到来。
这天之后,京城里飞石的销量猛增。
尤其是之前看了将士视频通话的商人们,抢着花钱购买。
对他们来说,飞石不光能联系亲人,更重要的是能联系商队。
比如商队什么时候出发、货物多少、到哪儿了……这些都能用飞石解决。
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