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79章 一屁惊吕氏

第79章 一屁惊吕氏(1/2)

目录

山海珠彻底炼化,肉身可自由进出,妻子们也有了安稳的“家”,张晋心中大定。接下来几日,他便安心在东宫偏殿住下,时而入珠内与李莫愁、小龙女等人相聚,享受片刻温馨;时而在外界打坐调息,熟悉着大明世界与《天龙》、《神雕》略有不同的天地灵气。

朱元璋和马皇后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待遇堪比亲王。每日御膳房变着花样送来精美膳食,绫罗绸缎、古玩珍奇更是流水般送入偏殿。张晋对身外之物不甚在意,但对美食来者不拒,倒也乐得享受这帝王级的供奉。

这日清晨,张晋刚用罢一碗御厨精心熬制的燕窝粥,正琢磨着是去山海珠里逗弄一下沉睡的小空,还是去找老朱“聊聊天”逗逗闷子,就听见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小太监的通传:

“张先生,陛下有请,移步武英殿议事。”

“哦?老朱这么早就上班了?”张晋放下茶杯,饶有兴致地站起身。他估摸着,大概是朝会上遇到了什么棘手事,或者,是某些人开始不安分了。

跟着引路太监,穿过重重宫阙,来到武英殿。此时早朝已散,殿内只剩下朱元璋、太子朱标,以及几位核心重臣,如韩国公李善长、户部尚书曾泰等,气氛显得有些凝重。马皇后身体好转后,偶尔也会参与重要议事,此刻也坐在朱元璋下首,面色平和。

张晋一进殿,那身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月白“道袍”和超然气质,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朱元璋见他来了,黑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招手道:“张先生来了,快请坐。”竟在御阶旁特设了一个锦墩,地位尊崇可见一斑。

李善长、曾泰等人虽已听闻这位“谪仙”的神异,但亲眼见到如此年轻俊朗的人物被皇帝如此礼遇,心中仍是惊疑不定,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探究。

张晋也不客气,大喇喇地坐下,翘起二郎腿,随手拿起果盘里一个水灵灵的梨子啃了一口,含糊道:“老朱,啥事啊?一大早把我叫来,是不是谁又给你添堵了?”

这随意的态度,让李善长等人眼角直跳,心中暗呼“无礼至极”!可看朱元璋,非但不恼,反而像是习惯了似的,叹了口气道:“先生明鉴。今日朝会上,有御史弹劾魏国公徐达,言其北征归来,部将多有劫掠民财、滥杀冒功之举,请求严查。徐达乃朕之股肱,北征劳苦功高,然御史风闻奏事,朕也不能置之不理,正为此事烦心。”

张晋一听,心里跟明镜似的。徐达是朱元璋的铁杆兄弟,能力超群,军功卓着,但也正因为功高,容易遭人嫉恨。这弹劾,背后怕是没那么简单。他啃着梨子,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垂首站立的李善长和曾泰。李善长面色平静,曾泰眼神却有些闪烁。

“就这事?”张晋咽下梨肉,嗤笑一声,“老朱啊,你这皇帝当得也忒累了。有鬼,还不是一目了然?”

朱元璋被他这粗俗又直白的比喻说得一愣,随即苦笑:“先生说得轻巧,朝局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复杂啥?”张晋把梨核精准地扔进远处的痰盂里,拍了拍手,“我看是有人看你对徐达太好,心里酸了,想给你上点眼药。或者……是想试探试探你老朱的心思?”

他这话一出,李善长和曾泰的脸色都微微变了变。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通传:“太子妃吕氏,奉旨为陛下、娘娘及张先生送来参汤。”

话音未落,只见太子妃吕氏穿着一身素雅宫装,低眉顺眼地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三盏精致的瓷盅,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她先是向朱元璋、马皇后行了礼,又对朱标微微颔首,最后才将目光转向张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感激:“张先生,日前救治雄英,恩同再造,妾身无以为报,特亲手熬了参汤,聊表心意。”

说着,她亲自将一盏参汤端到张晋面前的茶几上,动作优雅,姿态谦卑。

张晋却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吕氏,历史上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朱标死后,她可是全力扶持自己的儿子朱允炆上位的厉害角色。如今朱雄英没死,她这“储君之母”的梦可就难圆了。这碗参汤,是真心感激,还是别有用心?抑或是做给朱元璋和马皇后看的姿态?

吕氏被张晋看得有些发毛,强自镇定,将另外两盏参汤奉给朱元璋和马皇后。

朱元璋和马皇后不疑有他,正要端起品尝。

“等等。”张晋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他端起自己面前那盏参汤,放在鼻尖闻了闻,点点头:“嗯,火候不错,是上好的老山参。”然后,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吕氏,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太子妃真是有心了。不过,我这人有个毛病,吃东西前,喜欢先看看‘气’。”

“看……看气?”吕氏一愣,不明所以。

殿内其他人也面面相觑,不知这张先生又要搞什么名堂。

张晋也不解释,伸出右手食指,指尖隐隐有微不可察的光华流转,对着那盏参汤虚虚一引。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只见一丝极其淡薄、几乎看不见的灰黑色气息,竟从参汤中袅袅升起,随即消散在空气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