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科技狂飙与全球野望(2/2)
很快,在西苑划出的一大片区域,挂上了“大明格物院”的金字招牌。张晋毫不客气,把工部几个技术最好的老匠作、将作监擅长奇巧的工匠头儿,全划拉了过来。又让朱元璋下旨,从国子监和民间搜罗了一批对算学、格物有兴趣的年轻学子。
格物院成立第一天,张晋没讲大道理,直接把人带到院子里空地上。那里摆着几个他让工匠按图纸粗加工出来的蒸汽机模型部件——一个铜制锅炉,几个气缸活塞。
“诸位,从今天起,你们就别琢磨怎么把木器雕得更花哨,或者把宫殿盖得更气派了。”张晋拍着那冰冷的金属部件,“咱们要琢磨的,是咋让这铁疙瘩自己动起来,能帮咱们干活、打仗、跑远路!”
他简单讲解了蒸汽推动活塞、活塞带动轮轴转动的原理。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那精巧的结构,又觉得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学子们更是兴奋不已,这可比死读经义有趣多了!
“别愣着了!动手!试着把这玩意儿组装起来,点火烧水,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动!”张晋一声令下,格物院瞬间变成了一个大作坊。敲打声、争论声、锅炉注水声、柴火噼啪声,响成一片。
几天后,经过无数次失败、调整,当第一台简陋的蒸汽机模型在众人紧张注视下,锅炉压力达到临界点,“噗嗤”一声,气缸活塞真的被蒸汽推动,缓慢而坚定地运动起来,带动一个小飞轮开始旋转时,整个格物院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动了!真的动了!”
“神仙术!真是神仙术啊!”
朱元璋闻讯赶来,亲眼看到那无马无牛却自行转动的铁器,激动得胡子直抖:“神器!此乃国之神器!”
蒸汽机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格物院上下的士气。张晋趁热打铁,将人员分组,同时推进多个项目:
一组专门攻关高炉炼钢,改进鼓风技术,尝试添加不同矿石,力求炼出强度更高的钢材。
一组研究火药配比和颗粒化技术,并开始摸索雷汞起爆药,为后装枪炮和开花弹引信做准备。
一组根据张晋提供的草图,设计更大吨位、更适合安装蒸汽机的海船图纸,并开始尝试建造小型实验船。
还有一组,则开始研究基础的农业化肥和良种选育。
当然,过程绝非一帆风顺。高炉炸膛、火药实验出事、模型船漏水……各种事故层出不穷。但张晋兜底,朱元璋全力支持,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伤亡者厚恤,成功者重赏。整个格物院在失败中快速积累经验,技术进步可谓一日千里。
与此同时,对外征服的步伐也并未停止。有了新式火炮和燧发枪的明军,在蓝玉、傅友德等悍将的率领下,继续对倭国本州岛进行扫荡。捷报频传:京都陷落,倭国天皇和足利义满被俘,残余势力退往东北山区负隅顽抗。
这一日,朱元璋正与张晋在格物院视察一台新改进的蒸汽抽水机模型,毛骧送来紧急军报。
“陛下,驻倭将军傅忠发来奏报:倭国本州已基本平定,负隅残寇退守奥羽山区。缴获金银、铜矿、硫磺无数。另,于倭国京都古籍中发现数幅海图,疑似指向其东偏南大洋深处,有数座大岛,其上或有金矿。”
张晋一听就乐了:“老朱,瞧见没?这就叫连锁反应!打了倭国,顺手就能把旁边的金山(指倭国本土金矿以及可能暗示的琉球、甚至澳洲)也给搂草打兔子了!”
朱元璋看着军报和海图复制品,眼中野心之火熊熊燃烧:“传旨!命傅忠,肃清倭国残敌后,即刻筹备探索东海、南洋!寻找香料群岛、金银岛屿!若有番邦不服王化,可相机征讨!”
他转向张晋,语气热切:“小张,你这格物院,还得再快些!咱的舰队,等着你的铁甲舰和更利的大炮呢!”
张晋拍拍胸脯:“放心!等第一炉合格的高强度钢炼出来,我就给你画铁甲舰的详细图纸!到时候,咱们的舰队,不仅要纵横四海,还要跑遍全球!”
世界的格局,正在应天城西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格物院”里,悄然改变。一场由科技驱动的、旨在征服全球的狂飙,已经开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