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消失的我 > 第569章 战后余烬查隐患 朝堂风波起微澜

第569章 战后余烬查隐患 朝堂风波起微澜(1/2)

目录

漠北王城的硝烟尚未散尽,街道上残留着厮杀的痕迹,断箭与兵刃散落各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秦峰与徐墨并肩站在城头上,望着下方忙碌的将士们清理战场,神色皆凝重不已。

“黑鹰虽败,但其残部仍在漠北草原游荡,若不彻底铲除,终是后患。”徐墨手中的长剑上还沾着血渍,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他深知黑鹰的狡诈,此次溃败只是权宜之计,一旦让其缓过劲来,必定会卷土重来。

秦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草原:“我已令拓跋烈率领三千将士,追踪黑鹰残部的踪迹,务必将其斩草除根。苏兰则在城内安抚百姓,整顿秩序,清点损失。”他顿了顿,转头看向徐墨,“倒是你,擅自离京驰援漠北,陛下那边怕是不好交代。”

提及此事,徐墨眼中闪过一丝坦然:“漠北安危关乎中原屏障,我若坐视不理,便是失职。待此间事了,我自会回京向陛下请罪。”他深知陛下的英明,相信陛下会理解他的苦心。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登上城头,手中捧着一封密信:“将军,都护使,暗卫在严霜的营帐中搜出一封加密书信,似乎是写给中原某个人的。”

秦峰与徐墨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严霜身为严太师的义子,暗中联络的中原之人,必定是严党余孽。徐墨接过密信,指尖摩挲着信封上的火漆印,沉声道:“立刻将密信拆开,查明信中内容。”

亲卫领命,用匕首小心翼翼地挑开火漆印,取出信纸。信纸之上,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阴狠之气,内容仅有短短数语:“严霜已败,秦徐联手,大事难成。速寻‘影子’,共图后路。”

“影子?”秦峰眉头紧锁,“这‘影子’是谁?”

徐墨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严太师在位时,曾暗中培养了一批死士,代号‘影子’,他们潜伏在朝野各处,专门执行暗杀、刺探等秘密任务。严太师倒台后,这些‘影子’便销声匿迹,没想到竟还在暗中活动。”

秦峰心中一沉:“如此说来,严党余孽并未彻底肃清,他们暗中联络黑鹰,目的便是挑起漠北战乱,趁机颠覆朝堂?”

“极有可能。”徐墨点了点头,“这封书信足以证明,严党余孽仍在暗中策划阴谋,我们必须尽快查明‘影子’的真实身份,将其连根拔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当即下令:“赵虎,你率五百轻骑,即刻返回中原,暗中调查‘影子’的踪迹,务必查清他们的落脚点与行动计划。”

“末将遵命!”赵虎领命而去。

徐墨望着赵虎离去的背影,心中暗忖:严党余孽一日不除,中原便一日不得安宁。此次漠北之战,只是他们阴谋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京城的太和殿内,陛下正对着一份奏折大发雷霆。奏折之上,详细列举了徐墨擅自离京、驰援漠北的种种“罪状”,落款人竟是御史大夫李嵩。

“徐墨身为镇国大将军,竟敢违抗朕的旨意,擅自离京,眼中还有朕这个陛下吗?”陛下将奏折重重拍在御案上,脸色铁青。

身旁的太监总管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徐将军也是为了漠北安危,并非有意违抗圣旨。”

“为了漠北安危?”陛下冷笑一声,“他可知京城的局势?严党余孽尚未肃清,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他却贸然离京,若京城生变,谁来负责?”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启禀陛下,镇国大将军徐墨的使者求见。”

陛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让他进来!”

使者走进殿内,跪倒在地:“启禀陛下,徐将军令属下前来禀报,漠北之战已取得大胜,严霜自尽身亡,黑鹰率残部逃窜,漠北局势暂时稳定。徐将军自知擅自离京之罪,恳请陛下降罪。”

陛下闻言,脸色稍缓。他深知徐墨的忠心,此次漠北大捷,徐墨功不可没。但徐墨擅自离京的行为,却让他心中极为不满。

“徐墨既知有罪,为何不亲自回京请罪?”陛下沉声道。

“回陛下,漠北局势尚未彻底稳定,黑鹰残部仍在游荡,严党余孽暗中活动,徐将军需留在漠北,协助秦都护使肃清残敌,安抚百姓。待漠北彻底平定,徐将军自会回京领罪。”使者恭敬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