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11章 州衙博弈

第11章 州衙博弈(2/2)

目录

赵五蓦然回首,只见柳家小姐身着浅碧色襦裙,外罩月白披风,正站在不远处的一株垂柳下,笑吟吟地望着他。秋日阳光透过柳丝,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清丽难言。

“柳小姐!”赵五又惊又喜,连忙上前见礼,“你何时到的同州?”

“随母亲前来探望外祖母,昨日方到。”柳蓁蓁浅笑低语,“父亲告知我你今日会来州衙,故在此等候。”她目光扫过四周,见无人注意,迅速低声道:“案情我已听父亲提及。郑家正在全力活动,不仅在上层施压,更在漕运一事上做文章,你需万分小心。”

“漕运?”赵五眉头微蹙,这与他之前的预感吻合。

“嗯。”柳蓁蓁点头,“我听闻,郑家放出口风,言称若官府相逼过甚,其便无力保障今冬渭水冯翊段的漕船通行与物资转运。此事关乎军国大事,州府不得不虑。”

(唐代漕运是维系帝国生命线的关键系统,尤其是关中地区依赖漕运供给,地方豪族往往把持漕运环节,形成利益集团。)

赵五心中一沉。郑家这一招,可谓击中了要害。利用漕运来绑架官府,确是豪强惯用的伎俩。他感激地看向柳蓁蓁:“多谢小姐提醒。”

柳蓁蓁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慧黠:“赵郎君何必客气。或许……危机亦是转机。父亲让我转告你,漕运之务,重在‘疏通’与‘实效’。若有人能提出更稳妥高效之策,未必不能破局。”她的话语意味深长,似乎暗示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名柳别驾的亲随匆匆走来,对赵五道:“赵县尉,别驾大人请您至书房一叙。”

赵五会意,向柳蓁蓁拱手告别,随那亲随前往柳别驾的书房。书房内,柳别驾屏退左右,神色凝重。

“五郎,情形不容乐观。”柳别驾直言,“崔刺史受各方压力,有意将此案模糊处理,将郑魁轻判了事,以安抚郑家,确保漕运。但如此行事,不仅冤屈难申,更会助长豪强气焰,后患无穷。”

赵五沉声道:“柳公,下官明白漕运事关重大。但若以此为由,罔顾法度,恐非长久之计。况且,郑家真有能力梗阻漕运吗?或许只是虚张声势。”

柳别驾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你看得很准。郑家固然把持部分漕务,但绝非不可替代。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替代之人,或更优之策。”他压低声音,“我收到密报,郑家近年来在漕运上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因利益分配不均,已有裂隙。且其管理漕船、码头的法子,陈旧低效,耗损颇大。若你能……在应对州府质询之余,留心漕运实务,或能发现契机。”

离开州衙时,已是夕阳西下。赵五没有立即返回驿馆,而是信步走向同州城外的渭水码头。巨大的漕船停泊在岸边,苦力们正在忙碌地装卸货物,一派繁忙景象。他仔细观察着码头的运作,装卸的流程,官吏的调度,乃至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

望着奔流不息的渭水,赵五心中渐渐明朗。郑家的威胁,根源在于其对漕运的局部掌控。而要打破这种掌控,或许不能只靠刑狱诉讼,还需从漕运本身寻找答案。他想起了柳蓁蓁的提示,想起了柳别驾的暗示,更想起了自己前世所知的那些关于物流与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场围绕案件与漕运的更大博弈,已然展开。他不仅要在州府的质询中守住办案的底线,更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找到破局的关键。

(第十一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