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雷霆落定(1/2)
第四十二章雷霆落定
含元殿的金砖地面映着晨光,赵五手持染血的盐引账册跪在丹墀之下,皇帝指尖敲击龙案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柳蓁蓁立在殿外汉白玉栏杆旁,望着宫门外缓缓升起的朝阳,袖中掌心已掐出深深的红痕。
辰时正刻,含元殿内熏香袅袅,百官分列两侧。赵五身着浅绯色官袍,手持染血的盐引账册跪在丹墀之下。皇帝李隆基端坐龙椅,目光如电扫过殿内群臣,最终落在赵五身上。
“臣,江淮转运副使赵五,奉旨稽查盐引亏空案,今已查明真相。”赵五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遣其心腹史思明,勾结扬州盐运使刘晏、楚州盐场大使张胥等人,三年来通过虚报损耗、以次充好等手段,盗卖官盐达十万引,所得银钱尽数充作军资。”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几位与平卢军有旧的将领面色骤变,而清流官员则纷纷侧目。
赵五呈上账册,内侍接过奉至御前。皇帝翻开账册,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次盗卖的时间、数量、经手人,甚至还有平卢军特制的令牌印迹拓本。更触目惊心的是夹页中安禄山亲笔签押的密信,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盐利充军,以待不时之需”八字。
(唐代盐利对国家财政至关重要,安禄山叛乱前确实通过多种手段积累财力,史书有载“禄山潜蓄异志,以盐利养兵”。)
“陛下!”宰相李林甫突然出列,“赵五所奏事关重大,然安节度使镇守边关多年,功在社稷。岂可因一面之词定其罪?臣请三司会审,细加核查。”
赵五抬头直视李林甫:“宰相所言极是。然此案人证物证俱在,扬州盐运使刘晏已招供画押,楚州盐场大使张胥更在狱中写下悔过书。若陛下准许,臣可即刻传证人上殿。”
皇帝沉默片刻,指尖在龙案上轻轻敲击。这时,太子李亨缓步出列:“父皇,儿臣以为此案证据确凿,当速断速决。然安节度使手握重兵,不宜过于刺激。可先惩处直接涉案官员,对安节度使则下诏申饬,令其悔过自新。”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维护了朝廷威严,又避免了与藩镇的正面冲突。
赵五心中暗叹,太子果然深谙权术。
皇帝微微颔首:“准太子所奏。扬州盐运使刘晏、楚州盐场大使张胥等一干人犯,即日押赴市曹斩首示众。其家产充公,眷属流放岭南。”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五,“安禄山……罚俸一年,降诏申饬。”
圣旨既下,满殿肃然。赵五叩首领旨,心中却无半分喜悦。他明白,这看似雷霆万钧的处置,实则留下了巨大隐患。安禄山虽受申饬,但根基未动,反而会因此更加警惕。
退朝后,赵五在殿外遇见太子。太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赵卿此番立功不小,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好自为之。”说罢转身离去。
柳蓁蓁在宫门外等候,见赵五面色凝重,轻声道:“可是处置不公?”
赵五摇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只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至少斩断了安禄山一条财路。”柳蓁蓁宽慰道,“且经此一案,陛下对藩镇必生戒心,这已是难得之局。”
二人回到漕运司衙署,慕容芷已在书房等候。她带来一个惊人消息:“安禄山的心腹史思明昨夜暴毙于范阳军营,对外称急病,实则……”她比了个抹喉的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