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洛阳纸贵(1/2)
第七十八章洛阳纸贵
同州州衙的档案库房内,尘埃在从窗棂透入的微光中缓缓浮动。赵五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间,指尖飞快地掠过发黄的纸页,目光如鹰隼般捕捉着任何可能与永丰仓、元载或异常漕运相关的蛛丝马迹。墨臭、霉味和陈旧纸张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充斥着他的鼻腔。
时间紧迫,颜真卿的信任与重托,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他必须在追兵嗅到踪迹之前,找到足以扳倒元载乃至李辅国的铁证!
然而,同州的档案虽浩繁,却多是日常琐务,涉及潼关核心漕运及军资调拨的机密文书少之又少。翻检大半日,除了几笔与永丰仓有间接往来、数额不大的粮草借贷记录外,并无重大发现。那几笔记录虽有些模糊之处,但远不足以构成致命一击。
赵五的心渐渐沉了下去。难道元载等人的手脚如此干净,竟未在同州留下任何破绽?还是…关键的证据早已被销毁或转移?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之时,指尖忽然在一份关于去岁秋季“加固渭水堤防、征调民夫薪柴”的普通公文附件中,触到一丝异样。这份附件罗列了所需薪柴的种类、数量及征集地点,其中一项“需硬木柴三百捆,由‘永丰仓协济,经漕渠转运至同州仓场’。”看似平常,但旁边却有一个极其细微的、用朱笔点下的记号,形似…一枚极小的箭簇?
这个记号!赵五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想起在永丰仓账册上看到的那个三瓣梅花标记!虽然形状不同,但那种隐藏在公文角落、刻意低调却带着某种特定含义的感觉,如出一辙!
硬木柴?永丰仓协济?加固堤防何需特意从永丰仓调运硬木柴?同州本地岂无木材?而且,硬木柴通常用于…冶炼、锻造所需的高温燃烧!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高力士在骊山温泉宫私设的冶炼工坊!需要大量精炭和硬木柴!难道…这条看似普通的协济调令,竟是那条秘密供应链的一环?!元载通过漕运系统,以各种看似合理的名目,为高力士的秘密工坊输送物资?!
赵五立刻循着这条线索向下查,很快在另一份同州仓场的接收记录中,找到了这批“硬木柴”的入库记录,但接收数量却变成了“两百八十捆”,备注写着“途耗二十捆”。途耗比例高得离谱!更蹊跷的是,这批木材的最终出库记录却消失了!没有写明用于哪段堤防,也没有任何施工记录与之对应!仿佛这批木材在入库后,就凭空消失了!
线索!这就是线索!虽然依旧间接,却足以证明永丰仓与同州之间存在一条异常物资输送渠道,且最终去向成谜!若能找到这批木材的真正接收方…
然而,没等赵五深入追查,库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
“奉御史台钧令!搜查叛党细作!闲杂人等回避!”一声厉喝在庭院中炸响。
赵五浑身一僵,冷汗瞬间湿透脊背!御史台?!崔器的人竟然这么快就追到同州了?!是冲着他来的!
他猛地吹熄手边的油灯,迅速将正在查阅的几份关键卷宗塞入一堆无关的旧档深处,自己则悄无声息地缩进最阴暗的角落,屏住呼吸。
库房门被粗暴地推开,火把的光芒涌入,映出几名缇骑凶悍的身影。一名州衙小吏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军爷…军爷…此处乃是档案重地,皆是陈年旧卷,并无…”
“搜!”为首的缇骑校尉根本不理会,一挥手,手下如狼似虎般开始翻箱倒柜,火把肆意靠近那些易燃的纸堆,毫不顾忌。
赵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攥住袖中颜真卿给的那枚铜符,脑中飞速思考着脱身之计。硬闯必死无疑!若被搜出…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庭院外传来一个沉稳而威严的声音:“何事喧哗?”
是颜真卿!
赵五心中稍安。
那缇骑校尉见到颜真卿,态度稍敛,但依旧倨傲,拱手道:“颜节度!末将奉崔中丞之命,追捕潼关行辕逃犯一名,疑似潜入同州,惊扰节度,还望见谅!”
“逃犯?”颜真卿声音平淡,“何种逃犯,竟需劳动御史台缇骑,搜查本官州衙档案重地?”
“此乃钦案要犯,涉及漕运贪墨,细节不便透露。”校尉语带敷衍,“还请颜行个方便。”
颜真卿冷哼一声:“本官节制同绛,守土有责。尔等无凭无据,便要搜查州衙,视同州法度如无物吗?若要搜,拿崔中丞或御史台的正式公文来!”
校尉语气转硬:“颜节度!此乃紧急公务,若走脱了要犯,恐怕节度也担待不起!”
“哦?”颜真卿声音陡然转厉,“本官担待不起?尔等擅闯州衙,惊扰公务,若搜不出所谓要犯,又该当何罪?!莫非崔中丞的钧令,比朝廷法度更大?!”
他久居上位,统兵一方,此刻勃然发怒,自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威严。那校尉顿时被震慑住,语气软了下来:“节度息怒…末将也是奉命行事…”
“既如此,”颜真卿语气稍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尔等可于州衙各处通道设卡盘查,但这库房重地,卷宗关乎军国,若被尔等损坏或遗失,谁也担待不起!待本官派人协同尔等,于衙外严加巡查便是!”
这已是给了对方台阶下。那校尉虽不甘心,但也不敢真与一方节度使硬抗,只得悻悻道:“…既如此,便有劳颜节度。”说罢,挥手带着手下退出了库房。
脚步声远去。赵五在黑暗中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片刻后,库房门被轻轻推开,一名颜真卿的亲随低声道:“赵先生,颜公请先生速去仰贤亭。”
赵五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来到仰贤亭。颜真卿负手立于亭中,面色凝重。
“御史台缇骑已至城外,四处设卡盘查,指名道姓要抓一个‘精通算学、擅仿笔迹’的永丰仓逃吏。”颜真卿沉声道,“同州已非久留之地。你即刻动身,前往洛阳!务必找到翰墨斋张先生,依计行事!”
“是!”赵五肃然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