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她究竟是谁?(1/2)
第九十二章她究竟是谁?
城西隔离营内,药气蒸腾,混杂着病患痛苦的呻吟与苍术艾草燃烧的呛人气息。赵五负手立在临时搭起的医棚外,目光却并未落在那些忙碌的军医和仆役身上,而是穿透缭绕的烟气,紧紧追随着那个青灰色的身影。
柳萱——他在心中默念着刚刚从老仆常嬷嬷口中急切问出的名字。
她动作极快,切脉、观色、吩咐用药、甚至亲自为重症者施针,行云流水,不见丝毫慌乱。那冷静到近乎淡漠的神情,与蓁蓁当年在冯翊县衙替他整理漕粮账册时的专注模样,隐隐重叠。只是蓁蓁的专注里带着温度,而眼前这女子,却像一株长在雪线之上的药草,清冷疏离。
“大人,”李忱快步走来,低声禀报,“按柳…柳娘子的方子煎的药,第一批已喂服下去,有几个重症的呕吐稍止,但仍未脱险。药材库存…尤其是黄连、黄芩,消耗极快,恐难支撑两日。”
赵五收回目光,眉头紧锁:“知道了。加派人手,持我手令,去周边州县药市紧急采买,不惜重金!再派人去洛阳各大药铺,征调库存!”
“是!”李忱领命而去。
赵五深吸一口带着浓重药味的空气,迈步走进医棚。柳萱正俯身在一个昏迷的少年兵士身前,指尖银针稳而准地刺入穴位。她的侧脸在棚顶透下的微光中显得异常白皙,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她却恍若未觉。
那节皓腕再次露出,褐色木珠下,那点殷红的三瓣梅花胎记,如同烙铁般烫在赵五眼底。
他几乎可以断定。柳家的标记,失散的女儿,酷似的轮廓,还有这非同寻常的、绝非普通民女能有的医术与气度…
“娘子辛苦了。”赵五开口,声音因连日劳累和心绪激荡而略显沙哑。
柳萱并未回头,指尖动作不停,只淡淡道:“分内之事。大人,此处病气深重,您不宜久留。”
“无妨。”赵五走近几步,看着她熟练的手法,“娘子医术精湛,不知师承何方?”
柳萱起针,用细布拭去针尖血珠,语气依旧平淡:“家传些许薄技,兼在道观中随师傅学过几年《肘后备急方》,不足挂齿。”她提到“道观”二字时,语气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道观?赵五心中一动。蓁蓁从未提过她妹妹被送入道观…是了,当年战乱离散,一个幼女被道观收养,倒也是条生路。
“原来是位道门仙姝,”赵五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自然些,“不知在哪座仙山清修?”
柳萱终于直起身,看向他,清澈的眸子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荒山野观,名讳不足道。大人似乎对医道颇感兴趣?”她巧妙地避开了具体地点,反将问题抛了回来。
赵五心下暗叹此女机敏,面上却不露声色:“乱世之中,良医可活人无数,本王…我自是敬重。观娘子手法,似对疫痢急症尤为擅长?”
“时疾流行,见得多了,便有些应对之策。”柳萱转身去查看药汤的成色,语气疏离,显然不愿多谈自身来历。
此时,一名小吏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东城…东城安置流民的营区,也出现了数十例同样症状的病人!”
赵五脸色骤变。疫情扩散了!
柳萱猛地回头,清冷的脸上首次出现凝重之色:“源头未清,隔离不力。大人,必须立刻彻查所有水源、今日分发过的所有粮食,尤其是粥棚的米粮盐菜!病从口入,此症爆发如此迅猛集中,绝非偶然!”
她的判断与赵五所想不谋而合。叛军刚退,投毒之事并非不可能!
“李忱!”赵五厉声喝道,“立刻带人,封锁所有水井、粮仓、粥棚!所有今日接触过粥食的人员,一律集中看管!请柳娘子一同前去查验!”
“是!”李忱应声,看向柳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