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牢中秘语(1/2)
第一百零八章牢中秘语
常嬷嬷的医馆内,药香弥漫。赵五坐在榻上,任由医工用烈酒清洗肩头的箭伤,眉头却始终未舒。常嬷嬷坐在一旁捣药,目光时不时落在他紧绷的侧脸,终是忍不住开口:“五郎,你这几日都没合眼了,伤口刚处理好,总得歇一歇。”
“歇不得。”赵五摇头,目光落在窗外——医馆外的石板路上,亲卫正来回巡逻,警惕地盯着过往行人,“范阳柳家的人还没抓完,史思明的货物也没找到,监军魏涟明日就到,这时候闭眼,指不定醒了又是一场乱子。”
话音刚落,柳萱提着食盒走进来,见赵五肩头缠着厚厚的纱布,轻声道:“常嬷嬷说你伤口不能碰水,我让厨房煮了些小米粥,你多少喝点。”她将食盒放在案上,又递过一张折叠的纸条,“这是去追大船的亲卫传回来的消息,说那船往洛口仓方向去了,还说洛口仓附近最近多了不少陌生面孔,像是在守着什么。”
赵五接过纸条,快速浏览一遍,指尖在“洛口仓”三字上停顿。老仓督账册里的“洛口”、逃走的胡商大船、范阳柳家的货物……所有线索都指向洛口仓,那里恐怕藏着比赃金更危险的东西。他放下纸条,端起小米粥,却没什么胃口,只勉强喝了几口。
“我去趟县衙大牢。”赵五放下粥碗,起身便要往外走。
“你的伤!”柳萱连忙拉住他,“医工说你不能剧烈活动,要不我替你去?”
“不行。”赵五轻轻推开她的手,“那些俘虏是范阳柳家的人,只有我去,才能问出更多东西。你留在医馆,盯着常嬷嬷这里——魏涟来了,说不定会先找我的麻烦,你得帮我盯着江月。”
柳萱知道劝不动他,只能点头:“那你务必小心,我让亲卫跟着你。”
赵五颔首,披上一件宽大的外袍遮住伤口,便带着两名亲卫往县衙而去。此时已近黄昏,街上行人渐少,唯有几家酒肆还亮着灯,隐约传出划拳声。赵五走在石板路上,目光扫过两侧的店铺,总觉得暗处有目光盯着自己——那是一种熟悉的、带着恶意的注视,与当初在永丰仓被监视时如出一辙。
“加快脚步。”赵五对身后的亲卫低语。他知道,魏涟将至,那些藏在暗处的人恐怕也按捺不住了,今夜的县衙大牢,或许会比平日更凶险。
县衙大牢内,潮湿的气息混杂着霉味扑面而来。狱卒见赵五来,连忙打开牢门:“大人,那些俘虏从进来就没开过口,不管怎么问,都只说不知道。”
赵五点头,走到关押范阳汉子的牢房前。那几名汉子靠在墙角,见他来,有的别过脸,有的则恶狠狠地盯着他,眼中满是敌意。赵五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最开始开口的那名汉子身上——他名叫李三,是船队的小头目。
“李三,”赵五隔着牢门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压力,“你说你们是柳家的人,可知道柳家为何要帮史思明运货?那货到底是什么?”
李三低头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墙上的泥灰。
赵五继续道:“我知道你怕柳家报复,但你想想,柳家连你们这些替死鬼都能舍弃,就算你守口如瓶,他们也不会放过你。如今你说了,我还能向上面求情,饶你一命;若是不说,明日监军来了,定要将你们当乱匪斩了,到时候你家里人,恐怕连你的尸骨都找不到。”
这番话戳中了李三的软肋。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挣扎,嘴唇动了动,却还是没开口。
赵五见状,从怀中掏出那本被血浸透的账册,翻到记录“胡商阿罗憾”的那一页,递到牢门前:“你认识阿罗憾吗?老仓督就是因为查他,才丢了性命。你们运的货,是不是和他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