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月大明 > 第126章 范阳归序

第126章 范阳归序(1/2)

目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范阳归序

范阳城门的晨光带着暖意,漫过青灰色的城砖,落在缓缓靠近的队伍上。百姓们坐在驼车或马背上,脸上虽还带着战乱后的疲惫,眼神却亮得惊人.

远处城楼上,“范阳”二字的匾额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城门两侧站着迎接的府兵和官吏,还有不少自发赶来的百姓,手中提着热汤和干粮,看到队伍,纷纷涌上前。

“回来了!赵大人带着大家回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城门处瞬间热闹起来。赵正勒住马,看着眼前的景象,腰间的“正”字铜牌轻轻晃动,从黑石镇到范阳的一路风尘,仿佛在这一刻都散了。

“爹爹!”一声清脆的呼喊传来,赵正循声望去,只见赵江月穿着一身青色布衣,在常嬷嬷的搀扶下,朝着队伍跑来,手中还举着一张卷起来的纸。柳萱跟在后面,穿着素雅的布裙,手中提着药箱,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赵正翻身下马,快步迎上去,一把将江月抱起来,孩子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江月,想爹爹了吗?”

“想!”江月搂着他的脖子,把手中的纸递过来,“爹爹你看,我写的‘正’字,柳姨姨说我写得好!还有我画的漕渠,你看,这是你之前说的望胡驿,这是黑石镇!”

纸上的“正”字笔画虽还有些稚嫩,却写得工整,漕渠的画也标注得清清楚楚,可见孩子花了不少心思。赵正心中一暖,摸了摸江月的头:“写得好,画得也好,比爹爹小时候强多了。”

柳萱走上前,递过一方干净的布巾:“路上辛苦,擦把脸吧。百姓们一路颠簸,我已经让人在城西的空宅准备了住处,还煮了粥,让他们先歇歇。”她目光扫过赵正身上的尘土和刀痕,又补充道,“我还熬了安神汤,你晚上喝了能解乏,别又像之前那样熬到深夜。”

“好,都听你的。”赵正接过布巾,擦了擦脸,看着柳萱眼底的倦意,显然这些天她既要整理漕运账册,又要安排百姓安置,没少费心。他转头对李猛道:“你带亲卫把百姓送到城西住处,让陈伯的医工跟着去,给受伤的百姓看看。”

李猛领命离去,慕容芷这时带着影卫赶来,手中拿着一份侦查报告:“大人,影卫在范阳城内发现了三个可疑的据点,都是史思明之前留下的眼线,他们正偷偷给城外的残兵传递消息,要不要现在动手抓了?”

“先别打草惊蛇。”赵正沉吟道,“史思明还在逃,这些眼线说不定能引出他的藏身之处。你让影卫继续盯着,别让他们发现被察觉了。”

慕容芷点头,转身去安排。颜真卿这时也来到城门,看着百姓们有序入城,脸上露出欣慰:“黑石镇一战,不仅清了残敌,还救了这么多百姓,你这‘正’字,没白叫。”他递过一封朝廷的公文,“朝廷收到老夫的奏折,不仅嘉奖了你,还让你主持范阳的漕运恢复,说春耕在即,漕渠不能断。”

赵正接过公文,快速浏览,朝廷还提到让他兼顾范阳的城防,防备史思明反扑和吐蕃的异动,可见对他的信任。“晚辈定不负朝廷所托,先修复漕渠,保证春耕的粮草运输。”他抬头看向柳萱,“之前你说漕渠有几段堵塞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我让人去查过,最严重的是城南的‘断水湾’,漕渠被史思明的人用石头和树木堵了,还有两段渠壁塌了,得重新砌砖。”柳萱递过一张漕渠地形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堵塞和破损的位置,“我已经联系了漕工,明天就能开工,只是缺些水泥和木料,萨琳娜说她的商队能从西域调运,大概三日内能到。”

“好,让漕工们放心,工钱和粮食不会少,要是不够,从范阳府库调。”赵正看着地形图,指尖划过断水湾的位置,“断水湾是漕渠的关键,得优先修复,不然春耕的粮草运不进来,百姓们会受影响。”

正说着,萨琳娜带着几名胡商走来,脸上带着些许凝重:“赵大人,西域商队传来消息,吐蕃最近在凉州边境又集结了一千骑兵,还和史思明的残余联系过,只是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另外,我让人查了之前和史思明往来的胡商,发现有一个波斯商队形迹可疑,好像在偷偷给吐蕃运军械。”

“波斯商队?”赵正眉头紧锁,“你能联系上这个商队吗?要是能摸清他们的运输路线,我们就能截下军械,断了吐蕃的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