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朝使再临(1/2)
第一百八十三章朝使再临
赵正刚在议事厅听完苏琬琬汇报运城盐矿的月营收——自接管刘铮旧地后,盐税收入比上月翻了一倍,足够支撑牙军三个月的军饷。窗外突然传来驿卒的通报:“长安又派使者来了,这次是礼部侍郎亲自带队,说有要事商议。”
满厅人瞬间静了。赵正放下账册,指尖在桌沿摩挲——自讨平李茂、刘铮后,长安已有半年没派使者来,此时侍郎亲至,绝非简单的安抚。慕容芷下意识按紧腰间佩刀,眼神冷了几分:“怕是又来算计咱们,上次要江月去当人质没成,这次指不定要什么。”
苏琬琬翻开案上的朝贡记录,眉头微蹙:“前几日刚给长安送了三千石粮,按说不该再有所求。会不会是朝廷听说咱们造了宝船,想借走用?”
柳萱这时从后院进来,手里端着刚煮好的草药茶,闻言轻声道:“不管是来要什么,先见了再说。我让医女在驿馆备了预防暑气的草药,若使者有不适,也能及时诊治,免得落人口实。”
赵正点头,起身整了整衣袍:“备礼,去城门口迎接。慕容,你带影卫暗中跟着,若有异动,随时报我。”
城门口的驿道上,礼部侍郎周谦的队伍正缓缓驶来。他穿着绯色官袍,坐在装饰华丽的马车里,身后跟着二十名禁军,还有两个捧着锦盒的小吏,排场比上次的传旨使者大了数倍。见赵正亲迎,周谦才慢悠悠下车,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赵大人,别来无恙?陛下念你平定范阳有功,特让本官来颁赏。”
赵正躬身行礼,目光却扫过禁军腰间的佩刀——那是朝廷最新制式的环首刀,寻常使者绝不会带这么多武装禁军。“有劳侍郎远道而来,快随我入府歇息。”
议事厅内,周谦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件织金蟒袍和一块“忠勇侯”的金印。“陛下封大人为忠勇侯,赏蟒袍一袭,还说愿与范阳永结同心,共护大唐河山。”周谦念完封赏诏,话锋突然一转,“不过,近日长安流言颇盛,说大人手握重兵,意图不轨。陛下仁慈,愿给大人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若大人能送世子赵江月入长安为质,既能解流言,也能显范阳忠心。”
果然是要质子。赵正握着金印的手微紧,脸上却依旧平静:“侍郎说笑了,江月年幼,才十二岁,怕是难当质子之任。若朝廷真要证我忠心,我愿再送五千石粮入长安,或派牙军去守潼关,绝无二话。”
周谦脸色沉了沉:“赵大人这是不愿?陛下也是为了朝廷与范阳的和睦,若大人执意不从,流言怕是更难平息。”他身后的禁军往前半步,手按在刀柄上,隐隐有施压之意。
慕容芷立刻上前一步,佩刀在鞘里震出轻响:“侍郎这是想威胁大人?范阳的牙军虽不敢与朝廷为敌,但也绝不怕事!”
“放肆!”周谦怒喝,“本官是朝廷命官,你一个武将也敢插嘴?”
“慕容将军只是护主心切,侍郎莫怪。”柳萱适时开口,端着茶盏递过去,“天气炎热,侍郎先喝杯茶解暑。江月确实年幼,且自小体弱,去年还生过一场大病,若入长安,怕是经不起路途劳顿。不如我随侍郎去长安,替江月为质?我是女子,无兵权,朝廷也能放心。”
周谦愣了愣,显然没料到柳萱会主动请缨。他打量着柳萱——虽穿着素色布裙,却气度沉稳,眼神里没有半分惧意。再看赵正身边的慕容芷、苏琬琬,个个神色坚定,显然是早有准备。周谦心里盘算:赵正手握重兵,真逼急了恐生乱,若能让柳萱为质,也算给朝廷一个交代。
“柳夫人有此觉悟,本官佩服。”周谦接过茶盏,“不过此事需奏请陛下定夺,本官先暂留范阳,等长安回信。”
赵正知道周谦是想拖延时间,或许还想暗中探查范阳的实力,却也只能应下:“侍郎放心,范阳定会好好招待。苏琬琬,你带侍郎去驿馆歇息,再派些吏员陪侍郎‘游览’范阳,让侍郎看看范阳的民心与军容。”
苏琬琬会意,带着周谦离去——所谓“游览”,实则是让周谦看看惠民仓的满仓粮食、牙军的精良装备,还有百姓对赵正的拥护,断他轻举妄动的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