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魂穿三岁奶包被太子宠成宝 > 第171章 义诊施药,民心所向

第171章 义诊施药,民心所向(1/2)

目录

青溪镇的初一总带着些暖意,回春堂门口的空地上早早搭起了竹棚,棚下摆着两张问诊台,台上放着整整齐齐的药包——里面是霍锦前一晚自己从空间药园拿出的草药让天机移栽的,金银花、薄荷、甘草,都是治风寒、止腹泻的常用药,用灵泉水泡过,药效比寻常药材强一倍。

温小宇背着小竹篮,正帮着温大娘摆药包,小脸上满是认真,篮子里还放着他画的药材图册,遇到不认识药的流民,就踮着脚指给人家看:“这个是金银花,熬水喝能治嗓子疼;这个是薄荷,头疼的时候闻闻就好。”

霍锦坐在问诊台前,刚给一个瘸腿的乞丐诊完脉,递过一包药:“大爷,您这腿是旧伤发炎,每天用这药煮水熏洗,再喝一碗药汤,半个月就能好转。药不够了随时来取,不要钱。”

乞丐接过药,老泪纵横,对着霍锦连连磕头:“霍小姐,您真是活菩萨!之前济世堂的人见了我就赶,只有您不嫌弃我们这些要饭的……”

周围的流民也跟着附和,排队的队伍从棚下绕到巷尾,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扛着锄头的农夫,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手里都攥着刚从回春堂领的药包,脸上是难得的笑容。

可热闹中,却有不和谐的声音。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站在人群外,对着百姓指指点点:“什么义诊?我看是收买人心!一个小丫头片子,哪来这么多药材免费送?指不定是用了什么不干净的手段,想在青溪镇搞事!”

这话一出,几个不明真相的百姓停下脚步,小声议论起来。温大娘气得想上前理论,却被霍锦拉住。

她起身走到男人面前,语气平静:“这位先生,我回春堂的药材,是‘自家药田’种的,长得快,成本低,所以能免费送。

若是您不信,不妨说说家里可有病人?我免费为他诊病,若是药不管用,您再骂我不迟。”

男人愣了愣,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说。他脸色涨红,硬着头皮道:“我娘最近总咳嗽,半夜咳得睡不着,济世堂的药喝了没用,你要是能治,我就信你!”

霍锦跟着男人去了他家,只见老太太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咳嗽时连呼吸都费劲。她诊脉后,从怀中摸出一小包金银花(空间药园刚摘的,还带着露水),又取了点灵泉水,递给男人:“用这金银花和晨露水熬汤,早晚各一碗,再让老太太含一片甘草,三天就见效。”

三天后,男人带着老太太亲自来道谢,老太太的咳嗽好了大半,拉着霍锦的手说:“霍小姐,您的药比济世堂的管用多了!之前他们说我这是‘不治之症’,要我花五十两买‘神药’,现在几文钱的药就好了!”

百姓们再也没人质疑,反而更信任回春堂。温小宇捧着药包,跑得更欢了,偶尔还能帮霍锦记药方,小本子上的字迹越来越工整,连霍锦都忍不住夸他:“小宇越来越厉害,以后说不定能成大医。”

可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这天傍晚,温大娘匆匆从北码头回来,脸色发白:“小姐,不好了!码头有几个流民突然发烧、拉肚子,还吐得厉害,像是……像是瘟疫的症状!”

霍锦心里一紧——江南入夏后潮湿,最容易爆发瘟疫,一旦蔓延,青溪镇的百姓就危险了。

她立刻让石默去通知天机阁的眼线,封锁北码头,不让流民随意走动,自己则冲进柴房,进入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