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魂穿三岁奶包被太子宠成宝 > 第198章 改良炼丹炉,现代智慧

第198章 改良炼丹炉,现代智慧(1/2)

目录

神医谷的炼丹房建在溪流旁,青石砌成的炉子通体发黑,炉口积着厚厚的药垢,是谷中传了五代的老物件。

霍锦蹲在炉前,看着弟子们小心翼翼地往炉里添炭火,额头都渗着汗——这炉子最麻烦的就是控温,炭火离炉壁太近就会烧糊药材,太远又达不到炼丹所需的火候,炼九转还魂丹时,光是预热就废了两炉雪莲花瓣,成功率连三成不到。

“又失败了。”负责炼丹的弟子阿松垂头丧气地拿出焦黑的药渣,里面的雪莲成分已经碳化,散发着苦涩的焦味,“师傅,这炉子实在太难控温了,再这样下去,千年雪莲都要被我们浪费光了。”

凌玄站在一旁,眉头皱得很紧,手里的药铲轻轻敲击炉壁,发出沉闷的声响:“这炉子用了一百多年,炉壁厚度不均,炭火的热量散得太快,确实难办。

可谷里只有这一座能炼高阶丹药的炉子,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替代品。”

霍锦起身走到炉前,指尖划过炉壁的缝隙,突然想起前世在实验室里用的恒温加热装置——通过调节热源与反应容器的距离控制温度,若是给这炼丹炉加个“夹层”,不就能灵活调整炭火的位置了?她又抬头看了看炉口,若是在炉壁开个小窗,用透明的云母片挡住,就能直接观察炉内药材的状态,不用再靠经验判断火候。

“师傅,或许我们可以改改这炉子。”霍锦转身,从袖中取出张羊皮纸,用炭笔快速画起图纸,“我们在炉壁内侧加一层可拆卸的铜制夹层,夹层和炉壁之间留出道缝隙,想升温就把炭火往夹层边推,想降温就拉开距离;再在炉壁侧面开个小窗,嵌上云母片,这样就能看到里面药材的变化,不用再凭感觉添炭火。”

凌玄凑过来看图纸,羊皮纸上画着清晰的夹层结构和云母窗的位置,连铜片的厚度、缝隙的宽度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他愣了愣,指尖点在夹层的位置:“这样一来,炭火的热量就能被夹层均匀传导,还能灵活调节?可铜片会不会被炭火烧变形?”

“不会。”霍锦指着溪流方向,“谷里的溪流边有铜矿,咱们选厚些的铜片,打磨光滑后镶在炉壁内侧,铜的导热性好,还耐高温,正好合适。

云母片在谷后的岩壁上就能找到,透明又耐热,用来做观火窗再合适不过。”

说做就做。凌玄立刻让人去采铜矿、挖云母,霍锦则和弟子们一起拆解旧炉子,清理炉内的药垢。拆炉时,阿松在炉底发现了块裂开的青石,苦笑道:“难怪之前总控不好温,炉底都裂了,热量都从缝里跑了。”

霍锦便让人用铜片把炉底的裂缝也补上,还在铜片下垫了层耐火的石棉(谷中特产的“火绒草”纤维压制而成),进一步减少热量流失。

三天后,改良后的炼丹炉重新立在炼丹房里。铜制夹层泛着冷光,侧面的云母窗透亮,炉底的裂缝被补得严丝合缝,看着比之前精致了不少,却也多了几分“奇技”的意味。

弟子们围着炉子,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真的能行吗?别到时候炼坏了更多药材。”

霍锦没多说,亲自往炉里添了炭火,将处理好的雪莲花瓣、蝉蜕和青霉素粉末(对外称“灵草结晶”)按比例放入炼丹鼎,然后调整夹层的位置,让炭火与夹层保持半尺距离。

透过云母窗,能清晰看到炉内的药材慢慢变软,渗出淡金色的汁液,没有丝毫焦糊的迹象。

“升温!把炭火往夹层推近一寸!”霍锦盯着云母窗,声音沉稳。阿松立刻照做,只见炉内的汁液渐渐凝结成小颗粒,泛着莹白的光,正是九转还魂丹的雏形。

一个时辰后,炼丹炉开盖的瞬间,清苦的药香混着灵力的温润扑面而来,鼎内躺着数十颗莹白的丹丸,颗颗饱满,没有一颗废丹——这次的成功率,竟是百分之百!

“成了!真的成了!”阿松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小心翼翼地把丹丸装进瓷瓶,“这炉子改了之后,比之前好控温太多了,云母窗能看到里面,再也不用瞎猜火候了!”

凌玄拿起一颗丹丸,放在鼻尖闻了闻,眼底满是惊叹,转头看向霍锦,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你这脑子,怕是从天上偷来的!

这改良法子,既用了谷里现有的材料,又解决了控温的难题,比我苦思冥想半个月的法子管用十倍!”

霍锦笑了笑,接过丹丸仔细查看——丹丸的灵力比之前更醇厚,显然是火候精准的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