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清朝小说集 > 第73章 锦灰堆深

第73章 锦灰堆深(2/2)

目录

“嗻。”

看着李德全匆匆离去的背影,康熙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旋涡边缘。一边是祖母留给他的帝国,一边是她隐藏了一生的秘密。

夜色渐深,康熙独自坐在祖母的寝殿里。案几上的蜡烛跳动着微弱的火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伸手抚摸着那把紫檀木琵琶,指尖轻轻拨动琴弦。

一声低沉的音符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康熙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了年轻的祖母,在克鲁伦河畔的篝火旁,笑靥如花。

第二天清晨,李德全带回了消息。京城确实有一家“双龙会”,主营丝绸茶叶,但最近几年开始涉足土地买卖。更可疑的是,这家商号的东家从未露面,所有的交易都通过一位姓陈的掌柜进行。

康熙命人暗中监视陈掌柜的行踪,同时派人前往蒙古,寻找当年巴特尔可汗的旧部。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双龙会不仅涉及土地兼并,还暗中资助反清势力,甚至渗透朝廷官员。而这一切的背后,似乎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真相。

一天夜里,康熙正在批阅奏章,突然收到密报。陈掌柜今晚要与一位神秘人见面,地点在城南的土地庙。

康熙换上便服,只带了李德全和几名心腹侍卫,悄悄出了宫。腊月的寒风刺骨,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零星的灯笼在风中摇曳。

土地庙位于一条偏僻的小巷尽头,破败的庙门半掩着。康熙躲在暗处,看见陈掌柜提着一盏油纸灯笼走了进去。不一会儿,一个黑衣人也闪身而入。

“主子,要动手吗?”李德全小声问道。

康熙抬手制止。他想听听这两人要说些什么。

庙内传来断断续续的对话声:“……上头催得紧,要尽快把那些地契都转到咱们名下……”

“放心,宫里的关系已经打点好了,没人会查到我们头上……”

“还有那个商号的印章,千万不能出差错,否则……”

突然,一道寒光闪过,陈掌柜发出一声闷哼。康熙心头一紧,正要冲进去,却发现黑衣人已经从后门溜走了。

“快!”康熙率先冲进庙内。只见陈掌柜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已经气绝身亡。

地上散落着几张地契,最上面的一张赫然盖着那枚熟悉的双龙印章。康熙蹲下身,仔细查看这些地契。他的目光突然凝固了——在其中一张地契的背面,画着一幅简陋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几个特殊的符号。

这些符号,与他在孝庄遗物中发现的那张地图上的标记完全一致。

回到宫中,康熙彻夜未眠。他将两张地图拼在一起,发现它们正好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地形图。图中标注的路线从京城一直延伸到江南,沿途经过多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粮仓。

更令人震惊的是,地图的终点指向一座废弃的寺庙。康熙认得那里,那是前明时期一处秘密据点。

天亮时分,李德全送来新的情报。蒙古那边传来消息,当年巴特尔可汗的坠马并非意外,而是有人暗中下毒所致。而下毒的人,正是……

康熙猛地站起身,桌上的茶盏被碰倒在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祖母临终前会提到“蒙古的鹰”。那不仅是一段爱情往事,更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政治博弈。

现在,这场博弈的棋子再次开始移动。而他,必须在这盘复杂的棋局中,做出最艰难的选择。

是揭开真相,还是守护祖母的名誉?

是铲除威胁,还是维持表面的太平?

康熙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眼神复杂。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名叫“双龙会”的商号开始。

窗外飘起细雪,纷纷扬扬地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康熙披上狐裘,走出暖阁。他要去见一个人——一个或许能解开所有谜团的人。

那个人,就是现任蒙古科尔沁部的王爷,巴特尔的亲弟弟。

康熙知道,有些秘密,终究要面对。就像这场大雪,掩盖不了大地的真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