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迷踪再现(1/2)
晨曦微光,宫墙内一片静谧。薄雾笼罩着廊檐,雕花窗棂透出几缕浅淡的金色。秀珠站在寝殿中央,手指紧攥着衣袖,额头渗出冷汗。她耳边回荡着那句低呼:“盐商案的账本!”短短几个字如利刃般刺入她的胸口。
“这不可能……”秀珠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得几乎听不清。她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床榻下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原本空无一物,如今却多了一件陌生的衣服。她的心猛地一沉,仿佛坠入冰窖。
翠儿悄然走近,眉宇间带着几分疑惑。“主子,这是怎么回事?”她的语气平静,却隐隐透着一丝试探。秀珠转过身,死死盯着她,嘴唇微微发白,“你不知道?”
“奴婢确实不知。”翠儿垂下眼帘,避开秀珠的目光。她双手交叠于腹前,姿态恭敬,但内心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一边是皇后的命令,一边是对秀珠的怜悯,这种矛盾让她难以抉择。
秀珠没有再追问,只是弯腰拾起那件衣服。布料柔软,触手冰凉,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然而,在衣襟边缘,一个奇怪的标记吸引了她的注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这个图案太过熟悉,令她心头一震。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映衬出众人脸上的阴霾。秀珠的手指轻轻抚过标记,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是谁放在这里的?”她低声问自己,声音里满是绝望与无助。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烛火摇曳。乾隆皇帝负手而立,眉头紧锁。他踱步至案前,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中回荡,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缓慢。李德全跪在一旁,低头呈上一份折子。
“皇上,账本之事已查明一二。”李德全的声音低沉而谨慎。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纸张特殊,非寻常之物;墨迹新旧不一,应为多人之手所书。”
乾隆停下脚步,转身凝视着他,目光锐利如刀。“具体些,说清楚。”
李德全深吸一口气,将细节娓娓道来。“纸张质地细腻,唯有江南织造局方能生产。至于笔迹,臣发现其中两处尤为相似,或出自同一人之手。”他说完后屏息等待,不敢抬头直视龙颜。
乾隆沉默片刻,挥了挥手示意退下。待李德全离开后,他独自坐在椅上,手指轻敲桌面。他的思绪飘向皇后,又迅速收回。这件事牵涉甚广,必须步步为营。
夜幕降临,皇后寝宫灯火通明。翠儿匆匆赶来,神色略显慌乱。她跪下行礼,声音压得很低,“娘娘,秀珠那边出了状况。”
皇后抬眸瞥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讲来听听。”
翠儿咽了咽口水,将事情经过详细禀报。当提到那件衣服时,她稍作停顿,似在斟酌措辞。“奴婢怀疑,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意图栽赃。”
皇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栽赃?有意思。”她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月光洒在她的侧脸上,映出一抹幽深的影子。
“传本宫的话,让秀珠安心养病,莫要胡思乱想。”皇后语气淡然,却暗藏锋芒。她转头看向翠儿,目光意味深长,“至于你,盯紧些,别坏了大事。”
翠儿连忙应诺,退出寝宫。一路上,她的心情愈发沉重。秀珠的无助、皇后的算计,还有自己的挣扎,如同三股绳索缠绕在一起,让她喘不过气来。
深夜的皇宫寂静无声,只有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秀珠蜷缩在床角,双眼呆滞地望着窗外。那件衣服被她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她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翌日清晨,宫女们忙碌起来。一位小宫女提着水桶经过秀珠寝室时,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她似乎察觉到什么,突然加快速度消失在拐角处。这一幕虽短暂,却引起了翠儿的注意。
翠儿皱了皱眉,心中升起疑虑。难道昨晚的事情另有隐情?她决定暗中调查,却又担心暴露行踪。最终,她选择按兵不动,先观察局势变化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