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赵老七的“荷塘土特产”贺礼(2/2)
还有一担则是荷塘混养的肥美鲜鱼。
谢里正迎上去,看着这三担“土特产”,不由得打趣道:
“好你个赵老七!你这贺礼倒是省事,直接从你家荷塘里现捞现挖啊!”
赵老七嘿嘿一笑,捋着胡子“狡辩”道:
“哎哟我的谢老哥!你这话可不对!这可都是我们桃溪村的‘精华’!你瞧瞧这莲蓬,多饱满!这藕,多水灵!这鱼,多肥美!都是最新鲜的好东西,城里想买都买不着呢!礼轻情意重嘛,咱们两村一家亲,还在乎那些虚头巴脑的?”
他那副理直气壮又带着点小得意的模样,活像个欠揍的老顽童。
谢里正被他逗乐了,无奈地笑着摇头,让后勤队的妇人们先把这三担特殊的“贺礼”收下,心里却暗自盘算:
“也罢,看来未来几日,砖瓦厂、木炭石灰厂和学堂的伙食,都要以这些“荷塘土特产”为主了……不然,还真不知该如何尽快消耗掉。”
赵老七一行人熟稔地自己占了一桌。
这一年,两村往来密切,田大力、赵大俊等人早已和谢大虎,谢长河等人打得火热。
几人凑在一起,自然聊起了家常。
田大力看着热闹而忙碌的宴席场面感叹道:
“大虎兄弟,长河兄弟,你们这村道硬化、绿化一弄,真是气派!加上这学堂也开学了,娃娃们都能念上书了,真是羡慕死我们了!”
谢大虎笑着回答:“这学堂开学了,不是也有你们村的孩子过来上学么,咱们两个村也不差什么。而且你们桃溪村的荷塘不也搞得红红火火?听说竹楼都加到十六座了?”
赵大俊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满足也有些许惋惜:
“是啊,七月八月那会儿,游客真是络绎不绝,收益确实不错。不过现在九月了,荷塘的荷花已经稀疏、荷叶也泛黄了,游客少了大半。好在九月的时候,莲蓬、鲜藕还能卖上一阵。”
谢长河关心地问:“你们那边缓坡开发得怎么样了?”
田大力答道:“多亏了从你们这招去的那批外来工,坡改梯进度快了不少,预计再有一个月,天冷之前就能全部完工。不过,果树苗得等明年开春才能移栽了。”
另一边,谢大虎和赵大俊正聊着,就见一队熟悉的马车沿着另一条村道,径直往淮月楼方向去了。
看那马车样式,大家心知肚明,是沈大人的亲眷,淮月楼的东家来了。
众人早已见怪不怪,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马车内,沈萱和沈老太君直奔淮月楼。
他们的马车没在牛马车站停留,是因为淮月楼后院设有专用马棚,由白衡打理。
且村中并非只有一条主村道,前后门户之间预留了可通马车的辅道,十分便捷。
在白衡的引领下,沈老太君和沈萱入住了淮月楼顶楼的“空中小别墅”。
“老太君,大小姐,一路辛苦。”白衡恭敬道。
沈老太君一踏入露台,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她记得上次站在这里时,楼下还是一片金色的稻浪,此刻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璀璨夺目的金色葵花海洋!
千万朵葵花迎着秋阳,宛如一片流动的金色织锦,壮丽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