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沈砚被现代婚姻观触动(1/2)
“所以说啊。”
谢秋芝总结道:“这梁山伯就是太迟钝了!身边躺着个大美人都发现不了,所以最后……”
她话还没说完,沈萱就眨着大眼睛,意有所指地接口:
我看啊,梁山伯不是迟钝,是胆子太小了!明明心里喜欢得紧,却连表明心意的勇气都没有。
张图图会意地抿嘴偷笑,轻轻推了推谢秋芝:
就是就是。英台女扮男装求学需要勇气,某些人明明心里有人,却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这不就跟梁山伯一样胆小嘛!
谢秋芝被她们俩一唱一和说得脸颊飞红,羞恼地扑过去挠她们的痒痒:
好啊你们!我同你们讲故事,你们倒拿故事编排我!看我不收拾你们!
三个女孩顿时笑闹作一团,房间内充满了笑声和求饶声,是独属于少女之间的亲密与趣味。
而此时,半月池边,沈砚负手而立,看似在欣赏池中那几尾被李五琰喂得圆滚滚的锦鲤。
然而,他异于常人的耳力却将隔着一道廊道、数堵厚实墙壁的东厢房内,那隐约的笑闹和故事声,听了个七七八八。
实在不是他有意要做此等偷听的下作之事,只是心神仿佛自有主张,不自觉地就越过了这些阻碍,捕捉到了那个熟悉声音讲述的、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欢离合。
他听着张图图和沈萱评价梁山伯的“迟钝”和“胆小”,心中竟也生出几分共鸣与警醒。
既然认定,便需主动,需大胆表明心迹,绝不能像梁山伯般后知后觉,胆小怯懦,徒留遗憾。
这,便是沈砚从故事中悟出的、独属于他的恋爱法则。
“沈兄,喝点这个。”
谢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递过来一杯温热的醒酒汤。
“晚上你连着喝了不少,别明早起来头疼。”
沈砚接过,道了声谢。
谢锋看着他,带着点戏谑问道:“怎么,听墙角呢?”
在归山并肩作战的那段时间,谢锋已经知道了沈砚这人,不仅武功高强,耳力也十分了得。
沈砚无奈地叹了口气,将杯中醒酒汤饮尽,语气带着点难得的挫败:
“谢兄,我怎么觉得,想做你谢家的女婿,怕是比科考当状元还要难上几分。”
谢锋挑眉,爱莫能助地耸耸肩:
“这种事,我们做家人的,还真帮不了你。关键得看芝芝自己。”
沈砚反问,带着些许不解:
“你们家……对待儿女婚事,都是这般……开明么?只要是自己心仪的,便由着性子?”
谢锋点头,语气坦然:
“自然,婚姻是一辈子的事,若不能与心爱之人相守,纵然门当户对,锦衣玉食,又有什么趣味?两个人要互相喜欢,彼此理解,互相扶持,才能把日子过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固然重要,但两情相悦才是根基。”
他这番话,隐隐透着与现代婚恋观相似的内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