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 > 第23章

第23章(1/2)

目录

城头守军望见远处烟尘滚滚,大队骑兵疾驰而来,惊慌之下立即紧闭城门——黄巾余患未消,守军如同惊弓之鸟。

\"城下何人?\"待看清来者并非黄巾军,守将才稍稍镇定,扬声喝问。

\"大胆!\"典韦拍马而出,虎目圆睁:\"我家主公乃天子钦封南阳太守,尔等还不速开城门?\"

\"新太守?\"守将与士卒俱是一愣,\"可尚未接到朝廷文书,可有凭证?\"

原来朝廷的任命文书还在驿路驰传,陆风轻骑快马竟比官文先到一步。

\"太守印信与圣旨在此!\"陆一高举印绶诏书策马上前。

经过仔细勘验,守将确认无误后,终于大开城门恭迎陆风入城。

(前来之人亲自奔至城门相迎,抱拳致歉道:“请郡守大人恕罪!我等确实不知大人身份。加之黄巾余党尚未肃清,情非得已才这般行事!”

毕竟,他哪里敢得罪陆风。

陆风的名声他早有耳闻,内心对其钦佩不已。

“不必多礼。”

陆风抬了抬手,开口道:“我明白你们的难处,此举甚是妥当。对了,如何称呼?”

“末将陈到,字叔至,拜见郡守大人!”

守城将领满脸激动地向陆风行礼。

“陈叔至?”

陆风微微一愣,不会这般凑巧吧?

他仔细端详着陈到问道:“阁下可是汝南人氏?”

“大人怎会知晓?末将确是汝南人士!”

陈到略显惊讶地看着陆风回答。

莫非郡守大人识得自己?

转念又暗自否定:区区无名之辈,怎会入得大人法眼?

“听口音便知。汝南与庐江相距不远。”

陆风神秘地笑了笑,未再多言,接着说道:“我初来乍到,对宛城不甚熟悉。叔至可否为我引路,顺便说说宛城及南阳现下的情形?”

“遵命!”

陈到欣然领命,当即在前引路。

一路上,他向陆风详细介绍了宛城与南阳的现状。

待众人行至太守府,陆风通过陈到的讲述,对当地有了全新了解。

这并非暗卫收集情报的本事不如陈到。

而是诸多看似寻常的消息,暗卫通常不会特意上报。

通过飞鸽传递的,往往都是紧要军情。

叮!抵达帝乡南阳,触发特殊签到,是否立即使用?

“嗯?”

刚到太守府的陆风耳边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他略一迟疑,心中默念:\"先放着。\"

\"有趣,竟能在此处触发特殊签到?\"

\"不错。\"

安顿下来耗费了大半日功夫。陆风到任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瞬间传遍宛城大街小巷,紧接着以惊人速度向南郡全境及襄阳等地扩散。

\"来得真快!原以为至少要等些时日,这位陆太守不简单呐!\"

\"确实!\"

\"这算......\"

\"明智之举!\"

各大家族势力暗中议论纷纷,不过暂时都按兵不动。倒是南阳郡各县官吏闻讯后,纷纷赶往太守府拜会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太守,想摸摸底细。

次日清晨,陆风特意召见陈到:\"贤侄武艺超群,统兵有方,可愿追随于我?\"以他宗师级的眼光看来,陈到根骨绝佳,年纪轻轻已达二流武将水准,假以时日必能跻身顶级武将之列。加之暗卫回报此人在练兵带兵方面颇有建树,陆风当即起了招揽之心。

要知道历史上的陈到后来成为刘备亲卫统领,统率白毦精兵,武艺仅次于赵云,官至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实乃难得的将才。

\"?\"陈到被这突如其来的邀请惊得愣住了。

狂喜之情溢于言表,陈到单膝跪地郑重行礼:\"末将愿誓死追随!陈到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系统提示:成功收服将领陈到,触发特殊奖励机制)

陆风朗声大笑,亲自搀扶起这位新晋爱将:\"叔至快快请起!得汝相助如虎添翼,即日起便担任我的近卫统帅吧!\"

\"末将领命!\"陈到欣喜抱拳。他深知这位身兼南阳太守与镇东将军双重身份的主公,能让自己执掌亲卫是何等信任。

\"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辜负主公厚望!\"陈到暗自立誓。

陆风凝视着这位年轻将领告诫道:\"叔至天资卓越,然武艺尚需精进。今后我亲自指点你兵法武艺,切莫令我失望。\"说着轻拍其肩胛。

这番话语让陈到虎目含泪:\"主公如此栽培,末将定当肝脑涂地!\"

\"且去演武场寻典韦共同操练。\"陆风最后叮嘱道,\"待我处理完公务便来指导。\"

待陈到告退后,陆风在庭院中默念:\"系统,立即启用所有签到奖励。\"

(系统反馈:南阳特殊签到生效,获得祥瑞【五谷丰登】气运,优质稻种百公斤)

【系统提示:特殊签到成功,奖励已发放】

→陈到专属礼包:神级枪术天赋x1、《背嵬军操典》x1

【日常签到奖励】

→优质棉种x1000(适用于寒区种植)

★丰收祝福bUFF

效果:领地内农作物产量+30%|抗灾性提升|生长周期缩短

「这bUFF太逆天了!」

陆风盯着虚拟面板上的金色符纹,指尖兴奋地轻颤。有此神技,未来军粮供给再非掣肘。

■战略物资清单

1超级稻种(未解锁):需待农耕技术革新后投放

2寒地棉种:可量产御寒物资(棉甲\/冬被\/雪地军装)→显着提升冬季作战存活率

「枪术天赋来得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