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 > 第120章

第120章(2/2)

目录

呵,老四这回可算出尽风头,惹得其他暗卫眼红!

莫说旁人,他自己也心痒难耐。

嗯......

陆风摩挲着下巴沉吟:既如此,就调他们去扬州吧!那片地界暗卫人手不足,这些年都无暇顾及。多派些人过去铺路,也好为日后谋划。

得令!

陆一抱拳应声。

待他退下,戏志才方开口道:主公,扬州之事若能让孙策、黄盖等人真心归顺,不妨派他们组建新军前往。

毕竟他们熟悉江东,人脉根基皆在彼处,行事会更便宜。

若再耽搁几年,只怕局势有变。

确是良策。

陆风微微颔首:不过时机未到。孙策虽可信任,但黄盖、程普、韩当尚未归心,还需时日。

且待徐州、九江平定后,再图扬州最为稳妥。否则孤悬飞地,刘表、袁术、陶谦必不会坐视。

无论怎样,接下来一年当以稳固现有疆土为重。

---

最多只能攻占九江郡了。

确实如此。戏志才点头附和。

下邳陈府内,

陈登满脸困惑地询问父亲陈圭:父亲为何突然转变立场?为何要我去东莱考察吴侯的治理?我们原本不是与他敌对吗?况且他的新政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利益。

他无法理解,仅仅出使一趟归来,父亲的立场就发生了改变。

陈圭摆手道:不是为父改变立场,而是先前未能看清形势。吴侯的新政虽会损及家业,但若能把握时机投效,得到重用,我陈氏或许能借机走出徐州,更上层楼。

此前拒绝吴侯,是因他从未主动联络我们。但数日前,其军师郭奉孝与许褚已秘密来访,与我深谈。郭嘉此人确实非同寻常。

陈登大惊:吴侯派人登门?他们威胁您了?此事若被陶州牧知晓...

莫慌,陈圭笑道,吴侯行事岂会如此鲁莽?他们暗中前来,连我都未察觉如何进入书房。此事我亦未告知陶谦。

陈登长舒一口气:父亲险些吓坏我。此事绝不可让州牧知晓,否则陈家危矣。

陶谦表面宽厚,但勾结外敌这等事,必定触动其逆鳞。

为父岂是愚钝之人?陈圭无奈摇头。

“当然不是!父亲始终是我最敬仰的人!您的才智无人能及!”

陈登竖起拇指称赞,随后话锋一转:“父亲是想让我去青州?这恐怕不妥。陶谦随时可能召见我,我实在抽不开身。若让他知晓我暗中前往青州,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陆风势力初具规模,正因推行新政导致人才匮乏,此时投靠确实是个机会。

毕竟能得到重用。

父亲说得对,固守世家虚名确实没有实际意义。

下邳陈氏在徐州扎根多年却始终未能壮大,原因何在?

正是受制于那些顶级豪门的压制,根本难有作为。

无论是效忠陶谦,还是日后转投其他诸侯,都难以获得真正的器重。

各地都有盘根错节的乡党势力,外来者终究难以立足。

在徐州,陶谦麾下尚能位居要职;若投奔他人,境遇恐怕更为不堪。

可陶谦才干平庸,根基浅薄。

这般乱世中,注定难成气候。

生逢乱世,无能之辈妄图割据一方,本就是取祸之道。

相较之下,投靠陆风显然更具优势。

陆风帐下派系分明,脉络清晰。

简单来说:清爽!

这也是难得的优势!

“确实如此!”

陈圭认同儿子的见解,却又补充道:“但郭嘉既敢这般提议,想必已有周全之策。时不我待!早做决断,方能从容布局,助吴侯夺取徐州。”

“如此我陈氏才能真正在吴侯麾下站稳脚跟。你以为呢?”

陈登颔首道:“言之有理!不如先暗中联络?若实在不便,可派遣心腹代为考察。说实话,此番出使见过袁术、刘表后,我愈发觉得陶谦、袁术、刘表皆非明主!”

袁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实乃井底之蛙;

刘表为人过于迂腐守旧,加之年事已高,难有作为。

陶谦更是不值一提。

三人之中,当属他最为平庸。

此番派你出使确实明智!正好看清这些诸侯的斤两,否则我等还被蒙在鼓里!

陈圭深以为然。

当日便将郭嘉所赠令牌高悬于大堂匾额前。

可整整一日过去,仍无动静。

莫非没看见?不如挂到大门外?

且等明日。若再无消息,再移挂大门不迟。

陈圭再次颔首。

不必费周折。信号已收到,陈家主可是做好决断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