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14章 老农民朱元璋搞钱有多绝?黄册制下连你家有几头猪都记!

第14章 老农民朱元璋搞钱有多绝?黄册制下连你家有几头猪都记!(1/2)

目录

洪武三年冬夜,应天府皇宫的内承运库飘着一股子铜锈味。小太监钱紧缩着脖子跟在朱元璋身后,袍角扫过满地滚圆的银锭子,发出\"哗啦\"的声响,吓得他脚步都慢了半拍——皇帝正弯腰盯着账本上\"沈万三抄没银二十亿两\"那行字,指节捏得发白,连粗布龙袍的袖口都磨出了毛边,哪有半点帝王的精致样。

\"钱紧,\"朱元璋忽然回头,嗓音粗得像刚从灶膛里捞出来的柴火棍,\"沈万三那笔'对合生利'的账,再给朕算一遍!\"

钱紧\"噗通\"跪下去,账本都差点掉在银锭上:\"回万岁爷,真算清了!一枚铜钱借三十天,头十天还到一千零二十四文,第二十天就翻到一百万,第三十天......整整五千三百六十一万九千五百四十文!沈万三把苏州的田产、松江的商铺、海上的船队全折了,还欠三千万文,他家仆一百八十口全卖去云南挖矿了,连他家祖坟的石狮子都拉来熔了铸钱!\"

朱元璋盯着钱紧的脸看了半晌,忽然咧嘴笑了,黄牙上还沾着下午吃的糙米饭粒:\"好!就该这么算!朕当年在濠州讨饭,见着地主家的银元宝,连多看两眼都要被踹一脚;如今当了皇帝,才知道这世上最容易的事不是打仗,是搞钱——只要规矩定得够狠,银子自会像潮水似的往内库涌!\"

钱紧第一次见朱元璋\"抢钱\",是洪武元年抄沈万三的家。那天他跟着锦衣卫去苏州沈府,刚进大门就被晃花了眼:廊柱包着金箔,院里摆着玉屏风,库房里的银锭子堆得比人还高,连装银子的木箱都是紫檀木的。沈万三穿着绣金线的绸缎袍,手里把玩着和田玉扳指,见了锦衣卫不仅不慌,还笑着递上一张银票:\"烦请各位回禀万岁,老夫愿捐一百万两修南京城墙,再捐五十万两给军队买粮草,只求万岁给沈家留条活路。\"

钱紧以为这事就了了,没成想朱元璋当晚就召沈万三进宫。早朝刚散,朱元璋从龙椅上拿起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递到沈万三面前:\"沈先生富可敌国,想必最懂生财之道。这枚铜钱借你三十天,每日翻倍还,如何?\"

沈万三愣了愣,心里盘算了下:一枚铜钱而已,三十天顶破天也就几十两,便拱手应了。可等他回府拿算盘一算,手都抖了——第一天还2文,第二天4文,第十天1024文,到第二十天竟成了文!他连夜叫管家变卖商铺,可刚凑够两千万文,锦衣卫就封了沈府大门。

\"万岁爷饶命啊!\"沈万三被按在地上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老夫再捐一百万两!不,五百万两!\"

朱元璋坐在台阶上,手里啃着个凉馒头:\"饶你?朕要的不是你的捐钱,是让天下人知道——这世上的银子,只能朕赚!你以为捐钱修城墙是讨好朕?你是在告诉所有人,你沈万三比皇帝还有钱!\"说罢挥挥手,锦衣卫就把哭嚎的沈万三拖了下去。

钱紧跟着清点财产时,见沈府的丫鬟抱着一件织金锦袍哭,说这是沈万三给女儿准备的嫁妆。钱紧心头发酸,忍不住跟旁边的锦衣卫嘀咕:\"这是不是太狠了?\"没成想这话被朱元璋听见了,他走过来夺过锦袍,一把撕成两半:\"狠?当年朕饿肚子的时候,怎么没人说狠?这些商人的钱,哪一分不是从百姓身上刮来的?朕抄了他的,既是充内库,也是替百姓出气!\"

抄完沈万三,内库一下多了二十亿两白银,可朱元璋转头又盯上了茶马贸易。那天他把钱紧叫到御书房,扔过来一本翻得卷边的宋朝账本:\"你看看,宋朝用两百五十斤茶叶换一匹马,简直是败家子!朕要改规矩——四十斤茶叶换一匹上等河州马,二十斤换普通马!\"

钱紧吓了一跳:\"万岁爷,这......这茶农卖一斤茶才得两文钱,四十斤茶才八十文,换一匹马至少值五两银子,马商能乐意?\"

\"他们乐不乐意不重要,朕乐意就行!\"朱元璋一拍御案,茶杯都震得跳起来,\"传朕旨意:全国茶叶收归国有,百姓私藏茶叶超过半斤的,斩!商人要贩茶,必须去户部领'茶引',没有茶引敢卖茶的,就地正法!\"

没几日,钱紧就跟着去茶马司监工。他刚到河州茶马互市,就见一群茶农背着茶叶往官仓送,个个愁眉苦脸。有个叫李老栓的茶农,背着一筐茶叶走得踉踉跄跄,被官差踹了一脚:\"磨蹭什么?赶紧送进去!一斤茶给两文钱,少废话!\"

李老栓捂着腰哭:\"官爷,这茶叶是俺家半年的收成,两文钱连买米都不够啊!\"

钱紧心里不忍,刚想开口,就见朱元璋从后面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包茶叶:\"你这茶叶粗制滥造,能给两文钱就不错了!朕用这些茶换战马,才能守住边疆,你才能安稳种茶——这是给你机会报恩,懂吗?\"说罢就命人把茶叶收了,给了李老栓四十文钱,李老栓捧着钱,眼泪掉在铜钱上,半天说不出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