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唐僧搞钱记”之祭赛国鉴宝,信用护核心!(2/2)
沙僧赶紧在账本上记:“资产置换项:10颗夜光珠(50两)+5匹锦缎(25两)抵通关税100两(净节约25两)。收入项:祭赛国国王馈赠黄金50两(500两银)+锦缎20匹(100两银)。现有资产:黄金300两(3000两银)、锦缎993匹(496.5两银)、茶叶35两、良马两匹(50两)、宝象国欠条30两、现银80两。总可支配现金流折算后约3691.5两银!”
八戒抱着黄金箱,笑得合不拢嘴:“师父,还是你厉害!差点被妖怪骗了通关文牒,结果不仅没亏,还赚了500两黄金!这比俺在高老庄种三年庄稼赚得还多!”
“这叫‘核心资产保护优先级’。”唐僧擦了擦额头的汗,“通关文牒是咱们的‘信用根’,没了它,沿途的邦国不会给咱们资助,贸易也谈不成——就算有黄金万两,也只是‘短期收益’,丢了信用,取经项目就彻底黄了。”
悟空把玉兔精交给赶来的观音菩萨(原来这玉兔是观音菩萨座下的宠物,偷偷跑下来作乱),回来后说:“师父,俺算看明白了,你这‘搞钱’的关键,不是赚多少,是护好通关文牒这‘本金’——本金在,就能一直赚;本金没了,再多钱也没用!”
当天晚上,师徒四人住在皇宫安排的驿馆里,唐僧翻着账本,突然皱起眉头:“咱们现在离灵山只有一站了,按之前的预算,灵山脚下的阿傩、伽叶要收‘人事费’(贿赂),最少得100两——咱们现在有3600多两,按理说够了,但这‘人事费’是‘隐性成本’,不合规,咱们得想办法省了这笔钱。”
沙僧赶紧在账本上写下“灵山人事费”:“支出项:预计100两(隐性成本,不合规)。需找到替代方案,避免支出。”
八戒挠着头说:“师父,不合规就不给呗!他们要是不给经文,俺就去抢!”
“抢经文是‘破坏项目目标’,不行。”唐僧摇了摇头,“咱们有宝象国的欠条(30两)、高昌商队的中介费分成(潜在收益),还有从女儿国、车迟国拿到的贸易意向书——这些都是‘信用凭证’,说不定能用来‘抵’人事费。”
悟空突然想起什么:“俺听说阿傩、伽叶最看重‘灵山的香火声誉’,他们要是收人事费的事被传出去,大唐就不会给灵山送香火了——咱们可以用这个当‘筹码’!”
“对!这是‘声誉质押’!”唐僧眼睛一亮,“灵山的香火钱,每年从大唐能收到上万两,比100两人事费多得多。咱们就说,要是收人事费,就把这事写进取经报告,大唐停止送香火——他们肯定不敢收!”
沙僧赶紧在账本上添了一笔:“潜在方案:用‘大唐香火声誉’质押,抵灵山人事费100两。预计净收益100两!”
第二天一早,师徒四人就朝着灵山出发。刚出祭赛国城门,就见之前帮他们对接丝绸贸易的高昌商队追了上来,老板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圣僧,这是上个月的中介费分成,100匹丝绸,给你们抽100两白银!以后咱们还接着合作!”
沙僧接过布包,在账本上写:“收入项:高昌商队中介费分成100两白银。现有资产:黄金300两(3000两银)、锦缎993匹(496.5两银)、茶叶35两、良马两匹(50两)、宝象国欠条30两、现银180两(80两+100两)。总可支配现金流折算后约3791.5两银!”
悟空蹲在马背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灵山,挠了挠头:“师父,灵山都到了,咱们的经费也够了,是不是就能顺利拿到经文了?”
“不一定。”唐僧勒住马,目光落在灵山脚下的雷音寺方向,“阿傩、伽叶要是真要人事费,咱们就用‘声誉质押’破局——这取经路的最后一笔‘搞钱’,不是赚多少,是‘省多少’,用合规的方式,完成项目目标。”
两匹良马踏着清晨的露水,朝着雷音寺的方向跑去。八戒抱着装着中介费的布包,心里盘算着“取经成功后买一整车馒头”;沙僧抱着账本,琢磨着“灵山人事费的省支方案”;悟空则警惕地盯着雷音寺的大门,找着可能的“谈判筹码”;而唐僧则靠在马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怀里的通关文牒——他知道,灵山的阿傩、伽叶虽然贪婪,但只要抓住他们“看重香火声誉”的核心需求,这场“以声誉抵人事费”的终极博弈,一定能成。
只是他没料到,阿傩、伽叶不仅要人事费,还故意给了他们“无字经”——一场“经文真伪与声誉博弈”的终极较量,正在雷音寺的大殿里等着他们。而那本记满了资产与收支的账本,将成为这场较量里最关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