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行者钱途:武松江湖搞钱录之二龙山的分赃大会!(2/2)
兄弟们都安静了,有人问:“武队长,要是劫来的东西不是银子,是绸缎、茶叶怎么办?”
武松说:“换成银子再分。咱们和山下的商户合作,把绸缎、茶叶低价卖给他们,换成银子——这样大家分起来方便,也能尽快拿到钱。”
兄弟们都点头:“武队长说得对!就按您说的办!”
没过几天,探子来报:“队长,有个李家马帮,从东京来,要经过二龙山,驮的是瓷器和丝绸,价值上千两!”
武松立刻召集兄弟们,制定计划:“我带二十个兄弟当主力,埋伏在半山腰的树林里;王二带十个兄弟当辅助,在山下的路口等着,等马帮过来,就把路堵上;张三带五个兄弟站岗,在远处放风,看见官府的人就报信;剩下的兄弟留在山上,准备接应。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兄弟们齐声回答。
第二天一早,武松带着主力兄弟躲进了半山腰的树林里。他让兄弟们把树枝砍下来,挡在小路上,只留一个能过马的缺口。没过多久,李家马帮就来了——二十多匹马,驮着瓷器和丝绸,十几个镖师跟在后面。
“动手!”武松大喊一声,带着兄弟们冲了出去。镖师们没想到有人劫道,吓得慌了神。武松一把夺过领头镖师的刀,左劈右砍,杀得镖师们节节败退。王二也带着辅助兄弟从山下冲上来,把路堵上,两面夹击。没一会儿,镖师们就投降了。
兄弟们把货物搬上山,堆在宝珠寺的院子里。武松让人清点:“瓷器有一百件,每件能卖十五两,就是一千五百两;丝绸有八十匹,每匹能卖十二两,就是九百六十两,一共两千四百六十两!”
他按照分赃规则,先拿出三成公粮:“公粮是七百三十八两,交给管账的喽啰,用来买粮食和武器。”
然后把剩下的一千七百二十二两,按功劳分:“主力拿四成,就是六百八十七两;辅助拿两成,就是三百四十四两;站岗的拿一成,就是一百七十二两。剩下的三成,也就是五百一十六两,留给山上的兄弟们当口粮——以后大家吃饭,不用再自己掏钱了!”
兄弟们拿着银子,都很高兴。一个叫李四的喽啰说:“武队长,以前劫商队,我最多只能分到十两银子,这次分到了二十两,真是太谢谢你了!”
鲁智深拍着武松的肩膀,笑了:“武松兄弟,你真是个奇才!以前咱们劫商队,每月最多赚一千两,现在有了你,每月能赚两千多两!以后二龙山的钱袋子,就靠你了!”
武松也笑了:“鲁大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兄弟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多劫商队,多搞钱,让兄弟们都能娶上媳妇,过上好日子!”
从那天起,武松在二龙山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不仅会劫商队,还会“优化路线”——他让探子打听商队的行踪,专门挑那些从东京来、往青州去的商队下手,这些商队大多带着贵重货物,镖师却不多,“劫掠成本”低,“收益”高。他还和山下的“诚信当铺”合作,把劫来的货物低价卖给当铺,当铺再转卖给别人——这样不仅能快速换成银子,还能避免被官府发现。
一个月下来,二龙山的“收入”翻了一番,兄弟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武松的“小金库”里,也多了不少银子——他把自己的分成存起来,一部分用来买更好的刀和铠甲,一部分用来“做人情”——给鲁智深买他最爱喝的好酒,给杨志买上好的弓箭,给兄弟们买肉吃。他懂,在二龙山,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心——人心齐,才能赚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