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46章 心垣初叩

第46章 心垣初叩(2/2)

目录

他走到数据屏幕前,调出复杂的波形图:“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主动优化和强化这种‘共鸣’。不是盲目加深连接深度,而是像调频收音机一样,找到那个最清晰、最稳定的‘频道’,减少你在连接中的能量损耗,同时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精神一振。林静立刻与郑国锋讨论起技术细节。专业术语在房间里快速交流,一个新的、更科学的方向被提了出来。

宋墨涵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涌起一股新的希望。郑国锋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顶尖的专业知识,更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让原本有些依靠直觉和勇气的救援行动,增加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在郑国锋的指导下,林静的团队开始对连接设备进行精细化调整,试图捕捉并锁定那独特的“共鸣频率”。这个过程需要宋墨涵的密切配合,她需要在不进行深度连接的情况下,尽可能清晰地“回忆”并激发那种与顾锦城意识连接时的特殊状态。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微调。宋墨涵闭目凝神,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掌心那微弱的烙印上,努力去捕捉那玄之又玄的感应。在外人看来,她只是安静地坐着,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正在自己的意识深处,一遍遍呼唤着那个名字,描绘着那个在深渊中挣扎的身影。

突然,在某个参数被调整的瞬间,她左手掌心的烙印猛地传来一阵清晰无比的悸动,不再是灼热,而是一种类似于心跳般的共振!与此同时,监测顾锦城生命体征的仪器上,代表其大脑某个特定区域活跃度的指标,出现了同步的、微弱的峰值!

“找到了!”林静兴奋地低呼一声。

郑国锋教授眼中也闪过一抹亮光:“就是这个频率!记录数据,稳定它!”

优化后的第一次连接,效果立竿见影。宋墨涵感觉进入顾锦城意识之海的阻力小了很多,传递意念也变得更加清晰和省力。她甚至能更清晰地感知到顾锦城意识深处的“景象”——那不再是完全的混沌,而更像是一片被浓雾笼罩的废墟,而顾锦城的自我意识,就像废墟中一座摇摇欲坠却始终不肯倒塌的灯塔。

她尝试着将更复杂的意念传递过去,不仅仅是鼓励,还包括一些简单的、关于外部环境的安全信息。

这一次,她收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念碎片,带着困惑和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眷恋:

“……光……暖……别走……”

简单的几个字眼,却像重锤般敲在宋墨涵的心上。她知道,这不仅是顾锦城求生欲的体现,更是他对她这个唯一“光源”产生的、源自本能的依赖和……情感诉求。

退出连接后,宋墨涵久久无言。她走到隔离观察窗前,看着里面那个依旧紧闭双眼、身上插满管子的男人。他的侧脸线条冷硬,即使在昏迷中,也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意识的最深处,却向她发出了如此脆弱而直接的挽留。

一种复杂难言的情感在她胸中涌动,混合着医生的责任、战友的关怀,还有一种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更深沉的心疼与牵挂。职业的光环与人性中最原始的温柔,在这生死考验的熔炉中,彻底交融。

吴远航看着宋墨涵凝视队长的背影,似乎明白了什么,默默地退后几步,给了她一片安静的空间。

苏婉的身影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走廊尽头,她看着窗前的宋墨涵,又看了看监测室里郑国锋和林静忙碌的身影,以及忠诚守护的吴远航。这个由军人、科学家、医生组成的特殊团队,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紧密联结。而在这联结的中心,那悄然生长的情感,或许正是对抗冰冷科技和残酷现实的最强武器。她按下通讯器,低声道:“外围一切正常,但‘蝰蛇’的电子侦察活动频率增加了。通知各岗哨,加倍警惕。”

基地内,希望与危机并存;意识深处,挽留与守护共鸣。宋墨涵轻轻将手掌贴在冰冷的观察窗上,仿佛能隔空感受到那颗在深渊中挣扎的、逐渐为她而悸动的心脏。暗涌将至,但初叩的心垣,已透出微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