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82章 淬火成钢(续3)

第82章 淬火成钢(续3)(2/2)

目录

第二天,顾锦城找到陆文轩,进行了一次超出常规时间的心理访谈。他没有直接谈论宋墨涵,而是绕着弯子探讨“回归社会后如何建立新的情感联结”以及“如何面对可能的竞争关系”。陆文轩何等敏锐,从顾锦城晦涩的表达和反常的焦虑中,大致猜到了端倪。他没有点破,而是引导顾锦城思考:什么才是建立一段健康、平等关系的基础?是外在的条件,还是内心的确认与勇气?

与此同时,宋墨涵也感受到了顾锦城细微的变化。他似乎更沉默了,但看向她的目光却更加深邃灼热。面对沈隽的交流邀约,她保持着专业的距离,心里却不由自主地将沈隽的博学优雅与顾锦城的坚毅沉默进行比较。后者那看似粗糙的表象下,所蕴含的忠诚、担当以及在绝境中迸发的生命力,对她而言,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她意识到,沈隽像一本装帧精美的学术着作,而顾锦城,则是一片需要用心开垦、却能收获最坚实情感的沃土。

契机发生在沈隽离开的前一晚。康复中心收治了一位因训练事故导致脊髓损伤的新兵,情况危急,情绪极不稳定。宋墨涵和沈隽都参与了紧急会诊。在讨论手术方案时,沈隽倾向于采用一种更激进但理论上效果可能更好的新技术,而宋墨涵基于对军人心理和术后康复难度的深刻理解,主张更稳妥、更能保障患者未来生活质量的方案。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激烈。

一直沉默旁听的顾锦城,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沈博士,您的方案理论上最优。但对我们军人来说,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能重新有尊严、有希望地站起来,哪怕慢一点,比冒险追求一个不确定的‘完美’更重要。”他看向那名年轻的新兵,眼神是同袍间的理解与鼓励,“他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确定能抓住的未来。”

顾锦城的话,瞬间打破了僵局。他站在患者的立场,用最朴素的军人逻辑,点破了问题的核心。宋墨涵惊讶地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骄傲。这一刻,她看到的不是需要她呵护的病人,而是一个拥有强大内心和清晰判断力的钢铁战士,一个真正理解并尊重生命价值的男人。

沈隽闻言,沉默了半晌,最终叹了口气,对宋墨涵说:“宋医生,你说得对。是我过于执着于技术本身了。顾队长的视角,非常宝贵。”他看向顾锦城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真正的敬佩。

这场小小的医疗争论,无形中完成了一次情感的洗礼。顾锦城用他的方式,展现了超越其伤病状态的强大内核,也间接回应了因沈隽而产生的微妙“危机”。当晚,宋墨涵送沈隽离开时,沈隽微笑着说:“宋医生,顾队长是个非常特别的人。你们……很相配。”他的祝福坦诚而洒脱。

月光如水,洒在康复中心静谧的小路上。宋墨涵回到病房区,看到顾锦城正倚在走廊的窗边,望着窗外的夜色。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

四目相对,无需多言。经历了这几日的内心波澜与外界的小小考验,某种确认在无声中达成。

宋墨涵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望向窗外。夜空中,繁星点点。

“谢谢你。”宋墨涵轻声说。

顾锦城侧过头,看着她被月光柔化的侧脸:“谢什么?”

“谢你刚才在会上说的话。”宋墨涵也转过头,目光清澈而温柔,“也谢谢你……让我看到更完整的你。”

顾锦城的心猛地一跳。他伸出手,这一次,不再是覆盖,而是轻轻握住了宋墨涵的手。她的手微凉,在他的掌心微微颤了一下,却没有挣脱。

“宋墨涵,”顾锦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等我真正站起来,等我能够重新肩负起职责……我有些话,想亲口对你说。”

这不是告白,却比告白更重。这是一个男人在最低谷时,对未来、对心爱之人许下的无声誓言。

宋墨涵回握住他的手,指尖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她微微一笑,眼中似有星光闪烁:

“好,我等着。”

夜空下,钢铁与温柔的手紧紧相握,如同他们交汇的命运,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与内心的确认后,愈发坚韧,指向一个共同期待的future。新的角色沈隽的出现,如同试金石,不仅推动了剧情,更催化了主角情感的明朗化,使这段在极端环境下孕育的爱情,愈发显得纯粹而坚不可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