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112章 心证与钢印

第112章 心证与钢印(1/2)

目录

第一百一十二章心证与钢印

晨光彻底驱散了夜的阴霾,营地沐浴在金色的朝阳下,仿佛连空气中的硝烟味都被稀释、净化。医疗帐篷内的紧急喧嚣逐渐平息,重伤员已得到妥善手术和安置,轻伤员在用过药物和食物后,也陷入了沉沉的睡眠,脸上终于有了安稳的神色。

宋墨涵为最后一名伤员更换完敷料,直起身,轻轻捶了捶后腰。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身体发出了抗议,但精神却因顾锦城的平安归来而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与疲惫交织的状态。

她下意识地抬眼,去寻找那个身影。

顾锦城并未休息。他仅用三角巾固定着左肩,正站在帐篷一角,与接应部队的负责人低声交谈,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显然是在复盘此次行动的细节以及“死亡谷”那诡异的遭遇。他的侧影在晨光中勾勒出坚毅的线条,那份属于指挥官的沉稳与力量,与他身上带伤的狼狈形成强烈反差,却更添一种撼人心魄的魅力。

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顾锦城在谈话间隙转过头,视线精准地捕捉到她。那冷硬的眸光在触及她的瞬间,不易察觉地融化了几分,带着询问与关切。

宋墨涵对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碍,然后用眼神指了指他悬吊的手臂,带着不容置疑的医生权威。

顾锦城几不可察地颔首,表示收到。

这时,帐篷帘被掀开,一名穿着同样沾满泥污作战服、但气质略显不同的中年军官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岁上下,肩章显示其军衔不低,面容刚毅,眼神沉稳中透着一丝洞察人心的锐利。他先是扫视了一圈帐篷内的情况,目光在几位精神受创的战士身上多停留了片刻,最后走向了顾锦城和接应负责人。

“顾队,李队。”中年军官开口,声音低沉有力,“辛苦了。这位是?”他看向顾锦城。

顾锦城简单介绍:“赵政委,这位是宋墨涵医生,医疗队的负责人。宋医生,这位是刚抵达营地的赵峰政委,负责思想工作和此次异常事件的后续评估。”

“宋医生,感谢你和你的团队。”赵峰政委伸出手,与宋墨涵轻轻一握,目光在她疲惫却依旧清亮的眼睛上停留一瞬,“伤员情况如何?”

“重伤员生命体征已稳定,需要后续观察和可能的后送。轻伤员主要是外伤和……”宋墨涵顿了顿,选择了一个相对专业的词汇,“急性应激反应。生理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处理,但心理层面的冲击,可能需要时间和专业干预。”

赵峰政委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我们正是为此而来。‘死亡谷’的情况上级非常重视,这并非个例,附近区域也曾有过类似传闻。我们需要详细了解队员们,尤其是出现明显应激症状的队员当时的具体感受,以便评估这种环境对部队战斗力的潜在影响,并寻找应对策略。”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角落里的年轻战士林浩。林浩在苏晴的安抚下虽然平静了许多,但眼神依旧有些空洞,偶尔会下意识地蜷缩一下身体。

宋墨涵心中了然。赵政委的出现,意味着上级已经关注到这种非传统战斗减员因素,这既是好事,也意味着像林浩这样的战士需要面对更系统的评估和可能的心理筛查。

“林浩的情况比较典型,”宋墨涵主动提供信息,“生理创伤轻微,但心理创伤显着。苏晴医生,我们的心理顾问,已经做了初步干预。他认为在谷中看到了已牺牲的战友,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认知混乱。”

赵峰若有所思:“集体性幻觉……这确实超出了常规军事训练的范畴。宋医生,据你观察,除了林浩,其他队员是否也有类似迹象,只是程度不同?”

宋墨涵回想了一下伤员们刚抵达时的状态,谨慎地回答:“多数人表现为过度疲惫和警觉,但像林浩这样出现具体幻觉内容的并不多。不过,顾队长他们核心小队成员,精神状态都高度紧绷,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她说着,目光不自觉又飘向顾锦城,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他是否也看到了什么?只是他意志力远超常人,未曾表露分毫?

顾锦城接收到了她目光中的询问,隔着几步远的距离,他对着她,极其轻微地摇了一下头。那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在说:我没事,别担心。

这无声的交流短暂而隐秘,却恰好落入了观察力敏锐的赵峰眼中。他看了看顾锦城,又看了看宋墨涵,刚毅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他没有点破,只是对宋墨涵说:“我稍后会逐一和队员们谈话。宋医生,麻烦你们医疗队继续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有任何变化及时沟通。”

“职责所在,请政委放心。”宋墨涵郑重回应。

赵峰政委的到来,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未激起巨浪,却让营地的氛围多了一丝严肃的调查意味。医护人员在完成紧急救治后,开始更细致地记录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变化。

宋墨涵终于找到机会,拿着清创包走到顾锦城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