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126章 淬火之心,无声誓言

第126章 淬火之心,无声誓言(1/2)

目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淬火之心,无声誓言

能量冲击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尘土和淡淡的血腥味。顾锦城那声压抑的咳血,像一柄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头,更狠狠凿穿了宋墨涵强自镇定的外壳。

“别动!”宋墨涵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在他试图再次用手背抹去血迹时,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她的手指冰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另一只手已迅速从随身医疗包中抽出便携检测仪和止血棉,动作快得只余残影。

顾锦城想说自己没事,这点伤在以往的任务中甚至不值一提,但对上她那双骤然凝聚、仿佛燃着幽静火焰的眸子,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沉默地任由她动作,看着她苍白着脸,指尖却稳如磐石地清理他唇角的血迹,将微凉的检测贴片按在他颈动脉处。

周围是严阵以待的队员,前方是诡谲未定的能量入口,而在这一小方由人体构筑的临时屏障内,时间仿佛凝滞。周锐指挥着队员形成更紧密的防御圈,火力点交叉封锁,所有人都刻意不去打扰那中心区域的两人,一种无声的敬意与默契在硝烟中流淌。

检测仪发出细微的“滴滴”声,宋墨涵快速扫过屏幕上的数据,眉头紧蹙:“内脏有轻微震荡,肺部毛细血管破裂。必须立刻静卧观察,禁止剧烈运动!”她的诊断简洁、专业,带着医者特有的权威,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后怕颤抖。

“现在不是时候。”顾锦城握住她的手腕,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容她挣脱,又不至于弄疼她。他的目光越过她的肩头,死死锁定那能量入口处缓缓流转的“起源图腾”,“你的感觉,更重要。它……真的没有纯粹的恶意?”

他的信任,在此刻重于千钧。宋墨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对他的担忧中抽离,重新将感知投向那混乱的能量场。经过刚才那生死一线的冲击,她体内那股微弱的暖流似乎被“激活”了少许,与能量场之间那条无形的纽带变得更加清晰。她闭上眼,努力捕捉那混乱狂躁表象下的深层韵律。

“它不是平静,更像是……痛苦。”宋墨涵缓缓开口,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一种巨大的、混乱的、无法理解的痛苦。之前的爆发,像是因为我们的接近和探测,刺激到了它某个敏感的‘伤处’。那些纹路……我感觉不到侵略性,更像是一种……挣扎下的自我表达,或者……求救信号?”

“求救?”周锐在一旁忍不住低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一个能引发空间撕裂、分子解离的未知能量体,在求救?

“宋医生的判断有依据。”安辰推了推眼镜,手中的仪器屏幕正显示着能量纹路与宋墨涵体内能量场产生的微妙共振波形,“能量图谱分析显示,其内部结构存在大量自相矛盾的逻辑闭环和修复性冗余,这确实不符合典型毁灭性武器的特征,反而更接近某种……受损的、功能紊乱的超巨型精密仪器,或者……生命体?”

“生命体”三个字再次让气氛一凝。非地球文明,受损的未知生命体或仪器,这远远超出了常规军事任务的范畴。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规律的引擎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谷的沉寂。一辆涂装着特殊研究所标识、防护等级明显高于他们现有装备的越野车,在两名身着银灰色防护服人员的护卫下,冲破外围警戒线,疾驰而来。

车子一个漂亮的甩尾停下,车门打开,率先跳下一位身材高挑、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她同样穿着研究所制服,但肩章样式与安辰略有不同,眉眼间带着一股锐利的学术气息和不容小觑的强势。她目光迅速扫过全场,在狼狈的顾锦城和被他护在身后的宋墨涵身上停留一瞬,最终落在安辰身上。

“第七研究所,高级分析员,苏婉。”她言简意赅地亮明身份,声音清冷,“奉最高指挥部命令,携带‘谛听’原型机前来支援,并接管‘起源图腾’相关数据分析权限。”她的话带着程序化的冰冷,目光转向宋墨涵时,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竞争意味,“这位就是能直接与能量场产生共鸣的宋墨涵医生?请立即配合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同步率测试。”

这突如其来的接管命令和苏婉公事公办中隐含的强势,让周锐等老队员眉头微皱。顾锦城眼神一沉,正要开口,却被宋墨涵轻轻按住了手臂。

“苏分析员,”宋墨涵站直身体,尽管脸色依旧苍白,身姿却挺拔如竹,她迎上苏婉审视的目光,语气平和却坚定,“配合研究可以。但在我的病人,”她看了一眼顾锦城,意思明确,“和我的队友安全得到确保之前,在未明确能量场本质及其潜在风险之前,任何可能刺激到它的‘测试’,都必须在我的风险评估下进行。”

她没有直接对抗命令,却巧妙地划出了底线——人命优先,安全第一。这是她作为医者的原则,也是她作为团队一员的责任。

苏婉眉梢微挑,似乎有些意外宋墨涵的强硬,她看了一眼顾锦城,又看了看安辰。安辰微微点头,示意宋墨涵的判断至关重要。

顾锦城此刻缓缓站起身,尽管内脏仍隐隐作痛,但他挺直的脊梁和冷峻的眼神,瞬间重新掌控了现场的主导权。“苏分析员,欢迎支援。但这里是军事管制区,最高指挥权仍由我负责。所有行动,必须遵循我的指令,以确保人员安全和任务最终目的——关闭或控制这个能量入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是久经沙场淬炼出的气场,瞬间压过了苏婉带来的学术权威感。

他转向宋墨涵,眼神深邃:“墨涵,基于你目前的感知,我们下一步最优策略是什么?是否需要‘谛听’原型机的协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