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141章 生命的重量

第141章 生命的重量(2/2)

目录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得落针可闻的哨所里。没有慷慨激昂,只有基于事实的专业分析和源自生命敬畏的人性抉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顾锦城深深地看着她。他看到她那因连续熬夜和高度紧张而布满血丝、却依旧清亮坚定的眼睛;看到她因过度劳累、长时间进行精细救治而无法抑制微微颤抖的指尖;也看到了她做出这个艰难决定时,那份源于职业信仰和内心最纯粹善良的光芒。这一刻,她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柔和却无比坚韧的光晕,与她身上沾染的尘土和血污形成了奇特的对比,刺痛了他的眼,也灼烫了他的心。

他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早已料到她会是这样的选择,也早已在内心做出了同样的抉择。“按你说的做。”他的命令简洁、有力,带着全然的信任与不容置疑的支持。

“顾队!”蹲在观察哨的赵大勇忍不住低呼出声,声音里带着急切和不解,“那是给王磊、李小军他们留的!万一……”那是兄弟们保命的希望啊!

顾锦城一个眼神扫过去,冰冷、锐利,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和战场上磨砺出的杀伐之气,瞬间扼杀了所有潜在的质疑。“执行命令。”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金石坠地,带着千钧之力,“我们是军人,穿上这身军装,守护的是每一个生命,不分军民。”

赵大勇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什么也没说,默默低下了头,只是握枪的手更紧了些。

宋墨涵心中涌过一股强烈的暖流,那是一种被理解、被支持、信念得到回应的巨大感动与慰藉。她不再耽搁,立刻从珍贵的医疗箱最底层,小心地取出那支仅存的、用无菌包装严密包裹的头孢曲松。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进行皮试、配制、寻找血管、注射,每一个步骤都轻柔而精准,仿佛手下是世间最珍贵易碎的琉璃。额角的汗珠顺着她沾满灰尘的脸颊滑落,她也无暇擦拭。

冰冷的药液缓缓退入小女孩纤细的血管。她的父母紧紧盯着这一幕,眼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男人哽咽着几乎要跪下来磕头,被眼疾手快的宋墨涵和一旁的秦雨薇死死扶住。

顾锦城静静地看着宋墨涵专注的侧影,看着她明明自己已经疲惫到极限,身体都在发出抗议的微颤,却依然将生的希望优先给予更弱小的生命。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他坚硬如铁、常年被纪律和任务封锁的心房中澎湃、冲撞、寻找着出口。那不是简单的怜悯或同情,而是混杂着由衷的敬佩、难以名状的心疼、为她感到的骄傲,以及一种更深沉、更灼热的情愫的洪流。他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个看似清冷柔弱的女人,内心竟蕴藏着如此强大的、足以照亮这黑暗废墟的力量和光芒。

他默默走过去,拧开自己水壶的盖子,将里面仅剩的最后一点清水,小心地倒在一块相对干净的手帕上,然后递到她面前。宋墨涵刚好完成注射,抬起头,有些怔然地接过那方湿润的手帕,在擦去额角汗珠的同时,对上了他近在咫尺的深邃眼眸。那里不再是平日的冷厉、疏离与计算,而是翻涌着清晰可辨的温柔、理解,与……某种近乎虔诚的肯定与动容。

没有任何言语,目光交汇处,千言万语已悄然流淌。一种超越战友之情的紧密联系,在这一刻无声地加固、升华。

给小女孩用药后,宋墨涵不敢停歇,又强撑着精神,仔细检查了其他平民。大多是些擦伤、划伤和因饥饿脱水导致的虚弱。她指挥着秦雨薇,将队伍里所剩无几的干净水和压缩干粮分发给这些濒临崩溃的难民,并帮忙处理一些简单的伤口。巴图,那个铁匠汉子,在得到食物后,狼吞虎咽了几口,便主动帮着照顾起那位虚弱的老者和另外两个看起来状态不佳的同伴。

就在这时,那位一直沉默寡言、依靠巴图搀扶的老者,颤巍巍地、却异常执着地挪到顾锦城面前。他用一双浑浊却在此刻异常清明的眼睛,深深地看了顾锦城一眼,然后哆哆嗦嗦地从自己破旧棉袄的内衬口袋里,摸索出一张被汗水、雨水或许还有血迹浸得发皱、边缘破损严重的纸片,用布满老茧和皱纹的双手,郑重地递了过来。

“长官……”老者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我们逃出来的时候,慌不择路,在林子东边,大概十几里地外,一个半塌的猎人小屋里躲过雨……在屋角的石头人,看不懂上面画的是啥,但觉得……不像普通东西,可能……可能对你们有用。”

顾锦城神色一凛,双手接过那张承载着未知信息的纸片,小心翼翼地展开。纸上是用简陋的炭笔线条勾勒出的简易地图,粗略标出了山脉、河流和几个明显的参照物,并在几个点上画了圈或三角标记,旁边还有一些扭曲的、看似随意的符号注释。他的瞳孔猛地一缩——这些符号和标记方式,与他之前接触过的敌方零星情报中的特征高度吻合!这极有可能是一张敌方遗漏的,或是侦察兵绘制的临时补给点或者前线通讯中转站的示意图!虽然粗糙,但其指向的位置和信息,可能具有极高的战术价值!

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如同在浓得化不开的战争迷雾中,投下了一颗闪烁着微光的石子,瞬间带来了新的变数和……一线可能的希望!

顾锦城小心翼翼地将地图抚平,折好,贴身收起,然后对老者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老人家,谢谢您。这个东西,非常重要。”

他回头,目光越过众人,再次与刚刚忙完、正靠墙稍作喘息的宋墨涵视线相撞。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与思量。救治这些平民,带来的不仅是道德上的安宁和人性的光辉,更可能为他们这支陷入绝境的小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术转机。他们的守护与职责,他们出于本心的选择,在这一刻,似乎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形成了奇妙的闭环,印证了某种超越眼前利益的因果。

哨所外,天色已然大亮。金色的阳光努力穿透破损的屋顶和墙壁的缝隙,投下道道清晰的光柱,照亮了空气中无数飞舞的尘糜,也照亮了哨所内这一群不同身份、不同背景、却因无情战火而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人们。

宋墨涵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受着背后传来的坚实触感,疲惫如同冰冷的海潮般再次席卷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但她的心底深处,却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滋长,如同在巨石压迫下依然顽强钻出石缝的嫩芽,那是历经考验后愈发坚定的信念,是在绝望中孕育出的微弱却顽强的希望,还有……对那个始终如山岳般屹立、内心亦深藏着沟壑与温度的铁血男人,那悄然深种、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与信念共鸣中淬炼出的,无声却愈发炽热的情感星火。

新的变数带来了未知的危机,也带来了绝处逢生的契机。而他们之间的羁绊,在这极端残酷的环境下,正以一种超越言语、直达灵魂的方式,深深扎根,不可动摇地茁壮生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