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泥泞征途,掌心温度(2/2)
一直沉默寡言的林清源突然开口,声音在浓雾中显得有些飘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顾队长,那位‘老鬼’……可靠吗?这条路上次有人走,恐怕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时过境迁,沼泽地貌变化极大,他给出的标记,还能作准吗?”他的问题看似平常,是合理的担忧,却再次隐晦地触及了“信任”这个敏感话题,尤其是在这种完全依赖单一信息源的情况下。
顾锦城脚步未停,声音沉稳地穿透雾气,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路是死的,人是活的。他有他的信息渠道,我们有我们的判断。目前看来,他的药救了灰枭,他的信息让我们避开了可能的正面冲突。这就够了。”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老鬼”已展现出的价值,也彰显了作为指挥官的独立决断力和对当前局势的冷静评估。他顿了顿,补充道:“保持警惕,依靠但不依赖。这是我们能活下去的唯一法则。”这话,像是对林清源说的,也像是对整个队伍的提醒。
林清源不再说话,只是眼神在浓雾中闪烁了一下,默默握紧了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或许是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合作经历,或许是对未知前路的本能不安。
阿黎紧紧跟在宋墨涵身边,小女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反而比成年人更强些,她像只灵敏的小鹿,在泥泞中寻找着相对好下脚的地方。她看着宋墨涵即使疲惫不堪,也依旧时刻关注着伤员,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她小声对宋墨涵说:“宋医生,你真好。我阿爸以前被毒蛇咬了,寨子里的巫医都没办法,后来来了一个像你一样的白大褂,把他救活了。我阿爸说,外面世界好的医生很少,像你这样不怕脏不怕累、还愿意来这种地方救人的更少。”
宋墨涵对她笑了笑,伸手抹去她脸颊溅上的泥点,柔声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哪里都一样。”这话既是对阿黎说的,也像是在reaffir(重申)自己的信念。在这远离现代医院、危机四伏的丛林里,这身白大褂所代表的职责,是她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之一。
就在这时,负责背负灰枭的山猫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脚步一个趔趄,差点单膝跪倒在地。长时间背负一个成年男性在如此恶劣的路况下行军,即使是他这样的精锐战士,体力的透支也接近了极限,肌肉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停下!原地休息五分钟!”顾锦城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他迅速来到山猫身边,和他一起小心翼翼地将灰枭安置在一处相对干燥、盘根错节的巨大树根下,避免直接接触潮湿的地面。
宋墨涵立刻上前检查,发现灰枭的输液管因为刚才的颠簸有些回血,她连忙熟练地关闭调节器,消毒,排气,重新调整,动作一气呵成。顾锦城则拿出水壶,先递给了气喘吁吁、几乎脱力的山猫,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声地传递着赞赏与感谢。然后,他拿起自己的水壶,拧开盖子,递向刚刚处理完输液管、额角沁出汗珠的宋墨涵。
“补充水分。”他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命令意味,但眼神却柔和了许多,那里面有关切,也有对她刚才专业表现的认可。
宋墨涵没有推辞,接过水壶喝了几口。清冽的水滑过干涩的喉咙,稍稍缓解了身体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她抬头,看到顾锦城正低头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浓雾中显得格外明亮,里面清晰地映照出她此刻狼狈却坚韧的样子,发丝凌乱,脸颊沾着泥点,但眼神清亮而坚定。
“还能坚持吗?”他问,声音低沉,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
“能。”她回答得毫不犹豫,声音虽轻,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她不仅是医生,也是这支队伍的一员,更是他身边可以依托的战友。她不能,也绝不会成为拖累。
顾锦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而深沉,有赞赏,有心疼,更有一种在绝境中相互扶持、彼此认定的滚烫情感。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伸出手,不是拉她,而是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拂去了她沾在脸颊的一片泥点。他的动作细致而专注,仿佛在擦拭一件珍贵的瓷器。
这个动作细微、自然,却比任何亲密的拥抱都更显温情。它超越了上下级,超越了战友,是属于两个灵魂在极端环境下,摒除了所有外在干扰后,自然而然的靠近与抚慰。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短暂却深刻地烙印在宋墨涵的皮肤上,直抵心尖。
宋墨涵的心微微一颤,像是被羽毛轻轻搔过,没有躲闪,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雾气缭绕在两人之间,仿佛为他们隔出了一小片独立于残酷现实之外的静谧空间,时间在这一刻似乎都放缓了流速。
五分钟后,队伍再次出发。前路依旧迷茫,沼泽的威胁、未知的敌人、体力的极限、林清源隐约的质疑……所有困难依然存在,浓雾也丝毫没有散去的迹象。
但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那紧握过的手腕残留的温度,那拂过脸颊的指尖带来的悸动,那无声交汇的眼神中传递的信任与守护,还有那在泥泞征途中悄然滋生、却无比坚实的依赖感,都化作了支撑彼此继续前行的无形力量。他们的情感,在这生死与共的跋涉中,如同穿透浓雾的微光,虽然朦胧,却坚定地指引着方向,温暖着彼此在绝境中愈发靠近的灵魂。征途尚远,但并肩同行,便无惧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