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医心(1/2)
第一百八十二章医心
岩嘎带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顾锦城心中漾开层层涟漪。老猎人岩温,可能是揭开“神山”与“矿脉”之谜的关键,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山灵的敬畏,使得接近真相的道路布满了荆棘。
顾锦城站在竹楼的窗边,望着窗外如瀑的雨幕,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多年的特战生涯让他养成了一个本能——每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都可能隐藏着必然的联系。岩温老人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病重,是巧合,还是有人不想让老人开口?
“你在怀疑什么?”宋墨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刚整理好医药箱,正用干净的纱布擦拭着听诊器。
顾锦城转过身,目光沉静:“时机太巧了。‘蝰蛇’的人就在附近活动,而唯一可能知道关键信息的老人突然病危。”
宋墨涵将听诊器仔细收好,轻声道:“从医学角度讲,雨季是疟疾和脑膜炎的高发期。岩嘎说老人前几天就有些低烧,但坚持不上医院,只喝了寨子里的草药。”她顿了顿,抬眼看他,“不过,你的怀疑也有道理。如果真有人做手脚,最大的可能是通过食物或水源。”
就在这时,竹楼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夹杂着岩嘎焦急的呼喊:“宋医生!顾队长!快开门!”
顾锦城瞬间警觉,左手已悄然按在了腰后的枪柄上,示意宋墨涵退后一步,自己则迅速移动到门边,沉声问:“岩嘎,怎么回事?”
“是我阿爷!岩温阿爷!”岩嘎的声音带着哭腔,被风雨撕扯得断断续续,“他突然发起高烧,浑身抽搐,说明糊话,怎么都叫不醒!寨子里的草药不管用,雨太大,根本出不了山去卫生院!宋医生,求求你,救救我阿爷!”
门被拉开,岩嘎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脸上雨水和泪水混在一起,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他身后,两个同样湿漉漉的佤族青年抬着一个用竹竿和油布临时扎成的担架,上面躺着一位瘦削的老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身体不时地无意识抽动。
宋墨涵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上前:“快!抬进来!小心一点,放在干燥的地方!”
顾锦城侧身让开,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视了一眼外面的雨幕,确认没有其他异常,才协助将老人安稳地抬进竹楼,安置在铺着干燥毯子的角落。他注意到老人裸露的手臂上有几道已经结痂的划痕,不像是普通的林中刮伤,反而更像是……挣扎时留下的痕迹。
竹楼内空间狭小,油灯的光芒集中在老人身上。宋墨涵瞬间进入了工作状态,她跪坐在老人身边,打开随身携带的、始终保护得很好的急救医药箱。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她动作迅捷而有序,表情冷静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已远离。
“高烧超过三十九度五,心率过快,呼吸浅促,伴有阵发性强直抽搐……”她一边检查,一边快速报出体征,“颈部有抵抗感,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初步判断是急性颅内感染,可能是病毒性脑膜炎,必须立刻降温、抗惊厥,控制感染!”
她的话专业而冷静,像是一道定心符,让慌乱的岩嘎和另外两个青年稍稍安定下来。顾锦城在一旁,默默地将油灯挪得更近一些,确保光线足够明亮,同时用自己高大的身躯挡住了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冷风。他看着宋墨涵在有限的条件下,极其利落地为老人进行物理降温,又从医药箱里取出仅存的、针对严重感染和抗惊厥的针剂,熟练地进行注射。
岩嘎跪在祖父身边,紧紧握着老人干瘦的手,眼中满是泪水:“阿爷前两天还说要去神山脚下祭拜,说听到了不该听的哨音,触怒了山灵……都怪我,没有早点坚持送他去卫生院……”
“哨音?”顾锦城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键词,“什么样的哨音?”
岩嘎摇头:“阿爷没说清楚,只说那哨音和古歌里唱的不一样,是‘带着恶意的’。他前天晚上独自去了寨子后面的老林子,说是要找回一样东西,回来后就魂不守舍,第二天就开始发烧。”
顾锦城与宋墨涵交换了一个眼神。这绝非巧合。
药物注射后,老人的抽搐渐渐平复,呼吸也略微平稳了一些,但依旧昏迷不醒。宋墨涵不敢有丝毫松懈,持续用湿毛巾为他擦拭身体辅助降温,并密切监测着他的生命体征。
“暂时稳定了,但病因不明,缺乏必要的检查和药品,情况依然很危险。”她抬起头,对顾锦城和岩嘎说道,语气凝重,“必须想办法尽快补充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还有,需要干净的饮用水和流质食物维持他的体力。”
岩嘎连连点头:“谢谢宋医生!水我去烧!吃的我马上让我阿妈准备!”说着就要冲出门去。
“等等。”顾锦城叫住他,“岩嘎,老人发病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人?或者吃过、喝过什么不寻常的东西?”
岩嘎愣住,努力回想:“特别的人……没有啊。阿爷这几天都没出寨子。吃喝也都是家里的寻常东西……”他突然顿住,“对了,前天他从老林子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竹筒,说是捡到的,里面装着甜水,他还喝了几口。我当时没在意……”
“竹筒呢?”顾锦城追问。
“不知道,可能还在阿爷的屋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