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188章 硝烟下的晨曦

第188章 硝烟下的晨曦(2/2)

目录

顾锦城眼神骤然一凛,仿佛受伤的猛虎听到了猎物的踪迹,立刻强撑着再次试图起身:“旅长!我对‘蝰蛇’的行动模式最熟悉,这个任务请交给我!我的伤……”

“胡闹!”高旅长脸色一沉,不怒自威,“你的身体状况,医生最清楚!失血过多,肌肉损伤,还有潜在的感染风险!这次任务,你们小队伤亡不小,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需要休整。追踪‘冥府’线索的任务,我会交给其他经验丰富的队伍。”

“可是旅长,‘冥府’计划一听就非同小可,时间紧迫……”顾锦城还想争取,右拳下意识地攥紧了床单。

“这是命令!”高旅长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顾锦城,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配合治疗,尽快把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未来的硬仗,少不了你这把尖刀!给我老老实实待着,这是对你个人负责,也是对任务负责!”

顾锦城抿紧了薄唇,不再说话,但紧握的右拳和微微起伏的胸膛显示了他内心的不甘与焦灼。他比任何人都想亲手揪出“蝰蛇”,为牺牲的战友讨回公道,阻止更大的阴谋。

高旅长又交代了几句关于营地安全警戒、伤员后续转运和治疗安排的事宜,便匆匆离开了帐篷,显然还有更多千头万绪的军务需要他决策处理。

帐篷内暂时恢复了忙碌的平静,只有医疗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伤员压抑的咳嗽声。宋墨涵走到顾锦城床边,拿起桌上的水杯,试了试水温,递到他唇边,轻声说:“旅长说得对,你现在需要的是休息和恢复。只有养好伤,保持最佳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应对未来的挑战。别让情绪影响恢复。”

她的声音像一股清泉,缓缓浇熄了他心头的焦躁之火。顾锦城就着她的手喝了两口水,干渴的喉咙得到滋润,目光却始终锁在她带着疲惫却依然清亮的眼眸上:“你呢?忙了这么久,累不累?”

宋墨涵轻轻摇头,在他床边的矮凳上坐下,微微笑了笑:“还好。看到你们都平安,能一个个稳定下来,我就不觉得累。”她的笑容带着明显的倦意,却依旧温暖而坚韧,如同风雨中摇曳却不折断的苇草。

顾锦城伸出没有受伤的右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床边的手。不同于平日执行任务时的有力坚定,这一次,他的动作格外轻柔,带着无比的珍视,仿佛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

“防空洞里说的话,算数。”他看着她,声音低沉而清晰,不是在询问,而是在确认一个烙印在彼此灵魂深处的约定。

宋墨涵的脸颊微微泛红,不是因为少女的羞涩,而是因为那份在生死边缘交换的、沉甸甸的承诺所带来的强烈悸动。她回握住他温热粗糙的大手,指尖在他掌心因长期握枪而形成的薄茧上轻轻摩挲,抬起眼,迎上他灼热而专注的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重若千钧:“嗯,算数。”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场景,甚至周围还有伤员的呻吟、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声和仪器冰冷的鸣响。但在这充满硝烟与消毒水气息的临时帐篷里,在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未来仍布满荆棘的时刻,两人紧握的双手和交汇的眼神,比任何盛大的仪式都更能诠释“誓言”二字的重量与永恒。

就在这时,帐篷帘被掀开,一个穿着厚重防化服、刚完成外部检测任务的技术人员走了进来。他动作利落地脱下厚重的头罩,露出一张年轻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面孔,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岁,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冷静而专注。他径直走到宋墨涵面前,敬了个礼:

“宋医生,您好。打扰一下,我是防化连的技术员,陈志飞。我们在外围多个点位检测时,发现了几种特殊的放射性核素组合模式,与常规脏弹或泄露源的谱系特征有显着差异。想跟您核对一下之前从几位重伤员,特别是那位急性辐射病患者衣物和体表采集的沾染物详细分析数据,这或许对精准判断‘蝰蛇’转移的核心物质性质、纯度甚至可能的用途方向有关键性帮助。”

宋墨涵立刻站起身,专业地回应:“好的,陈技术员,我这边有详细的检测记录和初步光谱分析数据。”她对这个年轻人提到的“特殊组合模式”和“用途方向”表现出高度的关注。

陈志飞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病床上的顾锦城,与他短暂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眼神平静无波。随即他又迅速将目光转回宋墨涵身上,眼神中带着对专业知识的尊重和急于探讨、求证的科学渴望。这个新出现的角色,以其专业的切入点和冷静的气质,似乎预示着后续针对“蝰蛇”和“冥府”计划的调查,将进入更加深入、复杂和技术化的层面。

宋墨涵转头对顾锦城柔声道:“你先闭眼休息一会儿,我和陈技术员去那边的临时化验台核对一下数据。”

顾锦城“嗯”了一声,看着她与陈志飞走向帐篷另一侧用简易桌椅拼凑成的化验台,两人立刻俯首在数据和图表前,低声而专注地交谈起来。他知道,战斗并未结束,只是从硝烟弥漫的正面战场,转入了更加隐秘、关乎技术、情报与智慧的另一层面。而他,和他刚刚确认了关系的未婚妻——宋墨涵医生,都将继续在自己的战场上,为了守护和平、扞卫正义这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不息。

帐篷外,持续了一夜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天际泛起朦胧的鱼肚白,一缕微弱的晨曦顽强地穿透厚重云层,照亮了这片刚刚经历战火与辐射双重洗礼的满目疮痍的土地。那缕光也透过帐篷帘门的缝隙,悄然洒落在相濡以沫、彼此支撑的两人身上,仿佛在预示着,无论黑夜如何漫长,黎明终将到来,而新的挑战与未知的希望,也正随着这硝烟下的晨曦,一同降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