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195章 无声的守望

第195章 无声的守望(1/2)

目录

第一百九十五章无声的守望

通讯中断的第三分钟。

指挥中心内的时间仿佛被冻结,又仿佛在以惊人的速度流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实质的焦灼,压得人喘不过气。只有仪器运行发出的微弱嗡鸣,以及人们刻意压抑、却依旧显得粗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成为这死寂空间里唯一的背景音。巨大的主屏幕上,绝大部分区域依旧被令人绝望的雪花和不断闪烁的错误代码占据,唯有右下角那个代表着顾锦城生命信号的绿色光点,以及旁边断断续续、顽强跳动的几行核心数据,成为了所有人目光唯一的焦点,如同暴风雨中摇曳的最后一盏孤灯。

宋墨涵站在主控台前,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僵硬。她的指尖冰凉,下意识地紧紧交叠在一起,压在冰冷的金属控制台面上,试图稳住那不受控制的细微颤抖。她的世界,在这一刻仿佛被无限缩小,只剩下屏幕上那串时隐时现的数字——心率、血氧、体温……每一个数值的微小波动,都像直接拨动着她紧绷的心弦。她甚至能通过这冰冷的数据,在脑海中勾勒出顾锦城此刻可能面临的险境:急促的奔跑、沉重的喘息、警惕扫视四周的锐利眼神,以及……那未知的、正悄然逼近的致命威胁。

“生命信号监测链路优先级已提到最高!我们正在调用所有冗余频道,全力过滤干扰信号!”一个略显青涩却充满急切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凝滞的气氛。说话的是通讯部门新来的尖子生林逸飞,他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语速飞快地向宋墨涵汇报,手指在分控台上舞动如飞。作为刚加入不久的新人,这是他第一次直面如此高压力、高风险的危机,紧张在所难免,但他眼中更多的却是全力以赴的执着。

宋墨涵对他微微颔首,目光却没有离开主屏幕一秒,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林技术官,保持住!哪怕只能传输最核心的生命体征数据,也绝不能断!这是我们和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

“明白!只要还有一丝信号,我就绝不会让它消失!”林逸飞用力点头,像是立下军令状,转身更加专注地投入到与杂乱信号的搏斗中。

这时,高建国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宋墨涵身边,他眉头紧锁,低声道:“墨涵,最新环境模拟显示,那股高浓度未知气溶胶团,预计接触时间还有六分钟。根据b-7区域的地形数据,那里地势相对较高,如果‘幽灵’小队能在接触前抵达那里,并且他们的标准防护到位,直接吸入的风险会显着降低。但……”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沉重的忧虑,“问题是‘未知’。我们不清楚毒素的具体成分,不确定他们的防护面具能过滤多少,更不确定这东西是否具有皮肤渗透性。”

宋墨涵的心猛地一沉。她清晰地捕捉到了高建国话语中的潜台词——神经毒素。这类毒素一旦起效,速度快,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从肌肉麻痹到呼吸衰竭,甚至瞬间致命。她没有说话,而是迅速调出顾锦城过往的加密医疗档案,目光飞快地扫过他已知的药物过敏史和生理基线数据。她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行的处理器,结合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飞速计算着基地库存的各种广谱抗毒血清和神经抑制剂可能产生的效果,同时紧紧盯着他的体温变化——这往往是感染和中毒最早期的风向标之一。

时间,在无声的煎熬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第四分钟。主屏幕上,代表顾锦城心率的数据突然从相对平稳的90次\/分,猛地攀升至112次\/分,并且伴随着几次短暂的、不规则的波动,波形图出现了细微的锯齿状跳变。

宋墨涵的呼吸骤然一窒,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心率异常升高,伴有偶发心律不齐!”她立刻出声警示,清冷的声音因为极致的紧张而显得有些干涩。是剧烈运动、高度紧张下的正常生理反应?还是……那该死的毒素已经开始影响他的自主神经系统?缺乏更多信息,她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几乎就在宋墨涵发出警示的同时,在另一侧负责信号分析的陈明那边也有了突破性发现:“干扰源分析有进展!确认了,这不是大范围的广域覆盖式干扰,它的模式更接近……针对性的定向脉冲!而且,信号源……似乎在动态调整,它在跟随‘幽灵’小队的移动轨迹!”

这个消息像一块寒冰投入本就压抑的指挥中心,让所有人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这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可能从一开始就在对方的严密监视之下,甚至这场突如其来的、精准的通讯干扰,都是为了配合那团正无声无息逼近的致命气溶胶!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能反制吗?或者定位干扰源,进行硬打击!”高建国厉声问道,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

“干扰模式很复杂,还在不断变化,需要时间建立反向模型进行解析和对抗!至少……至少还需要五分钟!”陈明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几乎要擦出火花,语气充满了不甘和焦急。

五分钟!太久了!足够那团死亡之云将“幽灵”小队彻底吞噬!

第五分钟。顾锦城的心率稳定在115次\/分的高位,血氧饱和度微微下降至95%,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的体温开始呈现缓慢但持续的上升趋势:36.9c,37.0c……

宋墨涵的掌心已经沁满了冷汗。单一的指标变化或许还能用体力透支来解释,但心率、血氧、体温几乎同时出现不利趋势,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她几乎能身临其境地想象到,顾锦城此刻正如何带领着小队在危机四伏的废墟中全力狂奔,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负荷,肺部火辣辣地疼痛,同时还要分神警惕无处不在的潜在敌人,以及那看不见、摸不着,却足以致命的毒害。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毒素,正在双重侵蚀着他的身体。

“医疗组,立刻准备神经性中毒急救预案A,同时准备好强心剂和物理降温设备,随时待命!”宋墨涵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她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万全准备。她的冷静,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暂时稳住了指挥中心内开始弥漫的恐慌情绪。

就在这时,林逸飞突然带着一丝惊喜喊道:“宋医生!顾队长的生命信号强度有微弱提升!信号稳定性也在增加!好像……他们进入了某个区域,那里的信号屏蔽相对较弱?”

果然,主屏幕上的数据流变得稍微稳定了一些,虽然依旧充满了杂讯干扰,但断连的间隔明显变短了,传输过来的数据包也完整了许多。

也正是在这相对“清晰”的短暂瞬间,一组新的、之前被噪音掩盖的数据突兀地跳了出来——体表肌电信号显示,顾锦城右肩三角肌区域,出现了持续性的、低强度的异常放电信号。

他在忍痛。剧烈的奔跑和战术动作,终究还是剧烈牵动了他那处并未完全愈合的旧伤。那是两周前一次突击任务中留下的枪伤,虽然避开了要害,但伤及了肌肉深层,宋墨涵曾亲自为他清理创口、缝合,叮嘱他务必让肩膀充分休息。显然,他没能做到。

宋墨涵的心脏像是被细针密密麻麻地扎了一下,泛起一阵尖锐的疼。那个男人,总是将背脊挺得笔直,在枪林弹雨中依旧能冷静部署、冲锋在前,此刻却正默默承受着旧伤复发的痛苦,而她,只能通过这些冰冷的数据被动地感知这一切。无力感像潮水般涌上,又被她强行压下。

她下意识地抬起手,紧紧握住了挂在颈间、贴身的那个小型生命信号接收器。这是顾锦城出发前,她以“便于实时监控指挥官身体状况”为由,坚持让他带上的特殊设备。冰凉的金属外壳很快被她的掌心捂热,仿佛能透过这遥远的距离,传递去一丝微不足道的慰藉和支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