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深瞳前哨站内探索(1/2)
第一百九十八章深瞳前哨站内探索
加密数据包如同刺破永夜的一道微弱却关键的曙光,携带着“深瞳”前哨站的信息,精准注入c-2区避难所沉闷的空气之中。“幽灵”小队刚刚获得的短暂休整瞬间被打破,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喘息,而是混合着希望与未知的凝重。
顾锦城靠坐在物资箱上,右肩的灼痛在冷敷贴的持续作用下,正从无法忍受的烈焰炙烤逐渐转变为一种可以勉强驾驭的深沉钝痛。他闭目凝神,飞速消化着信息流中的每一个字眼:维修通道、深层前哨站、更高防护等级……每一个词都像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切割出生存的更大可能,另一面则隐藏着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暗。这份来自后方的精准支援,不仅是物资,更是他重塑决策信心的基石。他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那双深邃的眸子已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沉稳,仿佛片刻前的虚弱只是光影交错下的幻觉。
“山猫,报告入口情况。”顾锦城的声音透过战术面具传出,稳定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队长,入口找到了!”山猫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显然刚经历了一番细致的搜索,“伪装得非常巧妙,是联动式金属闸门,结构看起来出人意料地完整,但控制系统死寂,估计是主电源被切断了。手动开启装置……锈蚀得厉害,需要费点劲。”山猫,这位小队里最敏捷的侦察兵,此刻正用匕首刮擦着闸门边缘厚厚的锈迹,眉头紧锁。
“灰鼠,尝试接入备用电源,或者找到手动泄压阀。耗子,警戒外围,注意传感器读数,别让什么东西摸了屁股。”顾锦城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同时缓缓站起身。他活动了一下经过冰敷和药物作用后稍显舒缓的右肩,剧烈的刺痛感提醒着他伤势的存在,但也证明着他重新掌控了大部分精力。他不能倒下,至少现在不能。
“明白!”队员们如同精密的齿轮,立刻按照指令运转起来。灰鼠,小队的技术专家,立刻埋首于控制台的残骸中,手指飞快地在断裂的线缆和蒙尘的接口间跳跃。耗子则紧握着环境监测仪,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避难所每一个阴暗的角落,传感器上任何微小的波动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
指挥中心内,气氛同样绷紧如弦。林逸飞双手在控制台上几乎舞出残影,调取着数据库内所有关于“深瞳”前哨站的碎片信息。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最终汇聚成寥寥数行文字,显得格外苍白。
“高指挥,数据库关于‘深瞳’的记录极度模糊。只有代号和大致研究方向——‘极端环境生物适应性研究’。建立于大灾变初期,保密等级极高,后因不明原因紧急废弃封存。内部结构图、具体研究内容、潜在风险……全是空白。”林逸飞汇报着,语气沉重。未知,往往意味着最大的危险。
高建国站在主屏幕前,身躯如同山岳。他盯着那条根据有限数据模拟出的、向下延伸的维修通道三维图像,目光锐利如鹰。“未知,总比暴露在外部已知的、不断渗透的神经毒气中强。让他们进去,但命令他们,万分小心!每一步都要像踩在薄冰上。”他顿了顿,转向医疗区,“小宋,医疗组做好万全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未知生物污染、化学制剂泄漏或辐射暴露。”
宋墨涵的心瞬间被攥紧。高度机密的研究前哨站,往往与禁忌的实验和不可控的后果相伴而生。她几乎能想象出那些被封存的实验室里可能存在的恐怖。她立刻转向苏婉晴,语速快而清晰:“苏医生,准备最高等级的广谱抗生剂、抗辐射药剂和基础解毒血清组合包,随时准备根据前方传回的数据,传输具体的用药指南和操作流程。”接着,她看向林逸飞,“林技术官,一旦他们进入通道,启动所有远程监测协议,捕捉任何细微的环境参数变化,尤其是空气成分、微生物群落和辐射水平,哪怕是背景辐射的轻微波动也要记录!”
“是!”苏婉晴和林逸飞异口同声,立刻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宋墨涵则将自己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显示着顾锦城生命体征数据的分屏幕上。那条代表体温、因药物作用而略微下降的曲线,是她此刻在惊涛骇浪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
避难所内,灰鼠终于在一个被杂物半掩的角落里找到了手动泄压阀。“队长,找到了!但阀轮完全锈死了,卡得纹丝不动!”
顾锦城迈步上前,示意灰鼠退开。他伸出左手,五指牢牢握住那冰冷、粗糙且布满红褐色锈迹的阀轮。他微微屈膝,腰腹核心骤然收紧,左臂肱二头肌和背阔肌贲张隆起,将作战服绷得紧紧的。“嘎吱——吱呀——”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尖锐地响起,仿佛在抗议着这强行唤醒。阀轮在他巨大的力量下,极其缓慢而又坚定地开始转动。一圈,两圈……汗水迅速从他额角渗出,沿着战术面具的边缘滑落。右肩的钝痛在发力时再次变得尖锐,如同有钢针在反复穿刺,但他咬紧牙关,腮边肌肉绷紧,毫不停歇。
“咔哒……”一声清脆的、如同天籁般的轻响从闸门内部传来,锁扣松开了!
“开了!”山猫低呼一声,带着兴奋。他和一直沉默待命、如同铁塔般的“铁砧”——小队里的爆破专家兼重火力手——同时上前,肌肉鼓胀,低吼着将沉重的金属闸门缓缓推开。一股比避难所内更加阴冷、潮湿的气息瞬间涌出,其中混合着浓重的霉味、金属氧化后的腥锈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沉积了数十年的死寂。
门后,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倾斜的狭窄通道。应急灯的光芒在这里被压缩到极致,如同风中残烛,前方是无尽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黑暗。通道壁布满了粗大的管道和纠缠的线缆,如同怪物的血管和神经,有些地方的保护层已经破损脱落,露出里面焦黑或铜绿的芯线,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侵蚀和可能的凶险。
“保持最高警戒,单纵队形,间隔两米。山猫尖兵,铁砧断后。灰鼠,持续扫描环境,特别是结构和空气。”顾锦城的声音在通道内产生轻微的回响,更添几分幽闭之感。他第一个踏入了通道,战士头盔上的射灯划破黑暗,光柱在弥漫的尘埃中形成一道孤寂而坚定的轨迹,他的身影迅速被前方的阴影吞没。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代表顾锦城的绿色信号点开始沿着那条简陋的模拟通道缓缓移动。环境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开始稳定跳动——温度:摄氏3度,湿度:92%,空气成分复杂,含氧量略低,但暂时未检测到已知的高浓度有毒化学物质或异常辐射峰值。
“通道内环境相对稳定,低温高湿,但结构年代久远,金属疲劳指数偏高,存在局部坍塌或管道爆裂的风险。”林逸飞紧盯着数据流,实时分析汇报。
宋墨涵看到顾锦城的体温数据在进入低温通道后,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迹象,心率也有轻微加快。这是身体在对抗寒冷和持续疼痛时产生的应激反应。她几乎能感受到那冰冷潮湿的空气正透过屏幕,侵蚀着他的身体。
“顾队长,注意保暖,控制行动节奏,避免核心体温过度流失。前方情况不明,保持体力。”她忍不住通过加密频道,单独发送了一条文字信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任何一点细微的生理失衡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导致灾难性后果。
通道内,顾锦城感觉到手腕终端的轻微震动。他借着调整步伐的瞬间,低头快速瞥了一眼。那行简洁的文字仿佛带着指挥中心里那份独有的关切温度,悄然驱散了些萦绕在周围的阴冷与孤寂。他依言放缓了半步呼吸,刻意放松了一下因低温而有些僵硬的肩颈和腿部肌肉,然后以更稳定、更节省体能的步伐,继续向黑暗深处探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