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ICU内的晨曦(1/2)
第二百零八章晨曦
IcU内的灯光在晨曦的渗透下,褪去了深夜的孤寂与冷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暖意。但那规律的仪器滴答声,依旧是这片空间里不容置疑的法则,宣告着生命与死神的拉锯仍在继续。顾锦城再次陷入了沉睡,然而这一次,他的睡颜不再是令人心慌的死寂。眉宇间那道常年因肩负重任而刻下的浅痕微微松动了,仿佛在确认了牵挂之人安好后,终于卸下了千钧重担,得以沉入一场真正安宁的休憩。
宋墨涵的手掌依旧紧紧贴在冰冷的玻璃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可心底,却因他刚才那无声却清晰的一瞥,而燃着一簇温热的、不灭的火苗。眼泪无声地滑落,砸在光洁的地面上,洇开小小的水渍。这不是悲伤,而是长达数十小时过度紧绷后,神经骤然松弛的释放,是濒临绝望后失而复得的巨大喜悦冲刷着心防。她贪婪地凝视着他,目光一遍遍描摹着他沉睡的轮廓,那熟悉的眉眼、挺直的鼻梁、因失血而干裂的唇瓣……她要将他此刻的安宁,深深地、永久地镌刻进灵魂里,作为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林晓悄无声息地再次进入IcU,像一位谨慎的守护者,仔细核查着顾锦城身旁每一台仪器上跳跃的数字,轻轻调整了一下输液管的速度。片刻后,她走出来,对如同两尊门神般守在外面的宋墨涵和周锐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刻意压制,却仍能被捕捉到的轻松:“生命体征非常平稳,尤其是血压和血氧,已经进入了安全区间。意识能够短暂恢复,并且能对外界做出明确反应,是极好的迹象,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基底保存良好,没有出现我们最担心的不可逆损伤。接下来,麻药的彻底代谢和身体机能的恢复需要时间,但可以说,最危险的阶段,确实已经过去了。”
周锐紧绷的下颌线几不可察地缓和了一瞬,那常年覆盖着冰霜的眼眸深处,似乎也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透出一点如释重负的光。他转向宋墨涵,语气不再是命令,而是带着一种战友式的劝慰:“现在,你可以稍微放心地去休息一下了。顾队长再次清醒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你需要保存体力,他醒来后,更需要一个头脑清醒、状态稳定的你。”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是命令,也是建议。”
这一次,宋墨涵没有拒绝。顾锦城那一眼,像一剂强效的强心针,也像一种无声的承诺,让她飘浮在惊涛骇浪中的心终于找到了坚实的落点。她轻轻点头,喉咙因长时间未进水而有些干涩,只能低声道:“好。”她任由同样疲惫但眼神坚毅的林晓搀扶着,走向不远处的医护人员休息区。周锐那件带着体温和淡淡硝烟气息的外套依旧披在她身上,驱散了一些从骨缝里透出的寒意。
休息室里简单而整洁,宋墨涵几乎是头一沾到略显坚硬的枕头,意识就迅速被沉重的疲惫感拖入了黑暗。这一次,没有噩梦纠缠,没有枪声回响,只有极度耗竭后,深沉无梦的、近乎昏迷的睡眠。她的身体本能地抓住这宝贵的机会,进行着自我修复。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阵压低的、却因寂静而显得格外清晰的谈话声唤醒。声音来自虚掩的门外,是周锐和一个陌生的、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不失沉稳力量的男声。
“……脑部ct结果已经反复确认,无任何继发性出血或水肿迹象,肝功能指标虽然在预期内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可控。目前看,宋医生在极限环境下的应急处理,以及后续主导的手术,堪称完美,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最关键的时间和空间。”陌生男声有条不紊地分析着,语气中带着专业性的赞赏。
“沈医生,辛苦了。总院派您过来,我们才能彻底安心。”周锐的声音透着尊重。
“分内之事。总院领导高度重视顾队长的情况,派我过来,就是希望能集中资源,负责他后续的专科治疗和全面康复评估体系的建立。”被称为沈医生的男人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带着一种机密性,“另外,关于您之前提请总院协助分析的,从顾队长体内取出的弹头微观痕迹,初步理化报告已经出来了。有些……耐人寻味的发现。”
周锐的声音瞬间凝肃:“哦?”
“弹头材质和核心结构符合制式规格,但在膛线磨损痕迹和推进剂残留物成分上,存在极其细微的、但统计学上显着的差异。这可能与特定批次的生产工具磨损有关,也可能……指向非官方核准的改装或来源。需要调用更精密的仪器和总部的武器特征数据库进行深度比对,才能得出更确切的结论。”
“我知道了。报告请加密传送给李悦。沈医生,顾队长的康复,就全权拜托您了。”周锐的语气沉重了几分,这条线索似乎印证了他内心的某些隐忧。
“放心,我会竭尽全力。”
门被轻轻推开,周锐和一位穿着洁白白大褂、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温文儒雅却目光锐利的中年医生走了进来。沈延舟看到坐起身、眼神尚带几分朦胧的宋墨涵,微微颔首,露出一个温和而极具专业感的笑容:“宋医生,醒了?感觉怎么样?我是沈延舟,军区总院神经外科的,受命来负责顾队长后续的治疗协调工作。”
“沈主任,久仰。”宋墨涵立刻认出了这位在军医系统内声名赫赫的专家,连忙起身,尽管身体还有些虚弱,但仪态不失郑重,“我没事,只是有点脱力。顾队长他……接下来的恢复,需要注意什么?”她迫不及待地追问,身为医生的本能让她渴望掌握所有信息。
“情况稳定,并且趋势向好。你前期创造的术前和术中条件非常关键,可以说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沈延舟语气肯定,带着对同行专业能力的充分尊重,“接下来,我们将面临的是一个相对漫长但充满希望的恢复期。重点是神经功能的细致评估与促进,以及受损脏器的修复和功能代偿。这需要精细的药物调理、持续的监测,以及未来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当然,”他话锋一转,目光柔和地看向宋墨涵,“心理支持和情感陪伴同样至关重要。你的存在,对他而言,本身就是一剂无法替代的良药。”
这番话语,既专业客观,又充满了人性的温度,瞬间消除了宋墨涵因专家到来可能产生的距离感,让她心生感激。“我明白。我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需要我做什么,请随时吩咐。”
沈延舟赞许地点点头,又细致地交代了几句关于营养支持和防止并发症的注意事项,便先行离开,前往监控室详细调阅顾锦城的所有实时数据。
周锐的目光重新落回宋墨涵身上,之前的审视和探究已淡化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务实的凝重:“沈主任是国内这方面的权威,有他在,顾队长的医疗层面我们可以更放心。现在,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处理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关于内部排查,我们需要你的帮助,进行一次更深入、更精确的信息回溯。”
宋墨涵心领神会,立刻打起精神:“是关于我遇到顾锦城时的具体情况,以及……可能被忽略的目击线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