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214章 低温水疗

第214章 低温水疗(2/2)

目录

他的目光随后落到一旁的宋墨涵身上,带着长辈打量晚辈的温和:“这位就是宋医生吧?延舟可是没少在我面前夸你,说你心细、胆大、有韧劲,是块好材料。”

宋墨涵面对这位传说中的医学前辈,难免有些紧张,连忙恭敬地问好:“秦老您好,我是宋墨涵。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秦老摆摆手,呵呵一笑:“分内之事能做到极致,便是大才。锦城这小子,骨头硬,命也硬,但这次伤的终究是根本。有你在旁边看着,我放心不少。”

寒暄过后,秦老的神色严肃起来。他亲自查看了顾锦城所有的病历、影像资料和近期训练数据,又让林曦详细讲解了神经反馈的原理和进展。最后,他沉吟片刻,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锦城的脊柱损伤,核心问题在于中枢神经通路的断裂和抑制。现代医学能做的,是尽可能创造通路再生的微环境,但最终能否接通,接通多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体自身的潜能和意志力。”秦老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林医生的神经反馈技术,是引导他重新‘找到’并尝试‘命令’神经的先进方法。而物理治疗,是维持肌肉机能、防止萎缩,为神经恢复后能立刻发挥作用打下基础。”

他看向顾锦城,目光深邃:“但是,还缺一环——极限环境下的应激激发。”

“应激激发?”顾锦城若有所思。

“没错。”秦老点头,“人体的潜能,往往在平稳环境中是沉睡的,只有在面对极端挑战、濒临极限时,才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对于神经系统的重塑尤为重要。我建议,在条件允许、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模拟极端环境的康复训练。比如,在可控的低温环境中进行短时间的水疗,或者,在模拟复杂地形的器械上进行平衡和负重训练。”

他顿了顿,看向沈延舟和宋墨涵:“当然,这需要极其严密的医疗监护,对墨涵你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而且,必须循序渐进,绝不可冒进。”

沈延舟立刻表态:“秦老,您放心,我们会组织最专业的团队来评估和执行这个方案。”

宋墨涵也坚定地点头:“我会全程跟进,确保安全。”

秦老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权威的肯定和更广阔的康复思路,更像一根定海神针,稳定了顾锦城因“血隼”消息而有些躁动的心绪。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站着最顶尖的专家,最可靠的战友,还有,他最爱的、愿意与他共赴任何艰难险阻的女人。

---

几天后,根据秦老的建议和医疗团队的详细评估,一项特殊的康复计划在严格保密和监控下启动。地点选在了医院康复中心一个模拟特殊环境的训练室。

第一次尝试是低温水疗。当顾锦城在宋墨涵和陈涛的搀扶下,踏入温度低于常人的水中时,刺骨的寒意瞬间席卷而来,受伤以下的部位感知原本就迟钝,此刻更像是被无数细针扎刺,又像是被厚重的冰层包裹。那种源于生理本能的不适与抗拒极其强烈。

宋墨涵穿着隔离服站在池边,紧紧盯着监护仪器上顾锦城的生命体征,以及他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她的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冷静,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顾锦城咬紧牙关,额角青筋隐现。他强迫自己放松身体,去适应,去感受这极端环境带来的、不同于以往的刺激。他按照林曦教导的方法,将意念沉入那片被寒冷笼罩的区域,不再是“对抗”,而是去“连接”,去“倾听”那在极限压迫下可能产生的、微弱的神经信号。

一次,两次……每一次从低温水池出来,他都筋疲力尽,嘴唇发紫,宋墨涵会立刻用预热好的毛毯将他紧紧裹住,喂他喝下温热的补充剂,她的动作迅速、精准,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力量。

就在第三次低温水疗结束时,被扶上岸的顾锦城,在宋墨涵的支撑下,试图靠自己的力量站立片刻。就在他全力调动核心力量、对抗着疲惫与寒冷带来的颤抖时,他的右脚脚趾,在没有任何外部辅助和事先意念集中指令的情况下,极其轻微地、但确实无疑地动了一下!

虽然幅度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瞬间就消失了,但顾锦城和紧贴着他、感受着他身体每一丝变化的宋墨涵,都同时捕捉到了!

两人俱是一震!

顾锦城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右脚,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宋墨涵则迅速抬头看向他,眼中瞬间迸发出比他更甚的狂喜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带上了哽咽:“锦城!你的脚趾!刚才……刚才它自己动了!”

希望,在这一刻,终于从虚无的意念信号,变成了肉眼可见的、真实的生命悸动。

顾锦城抬起头,与宋墨涵泪光闪烁的眸子对视,千言万语都哽在喉间,最终只化作一个深深的眼神,和与她紧紧交握的手。

淬火之路,漫长而艰辛,但他们已然看到了,那即将在极限淬炼中绽放的、属于钢铁的锋芒。而他们的爱情,也在这生死与共、希望重燃的淬炼中,变得愈发坚不可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