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引发地下探索任务(1/2)
第二百四十六章心跳的回响与无声的誓言
全息投影上,那个代表顾锦城心跳的异常峰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宋墨涵的心湖中激起了滔天巨浪。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甲几乎要嵌入控制台的合成材料中。理智像她一手建立的数据模型一样,迅速罗列出无数种可能导致心率飙升的客观因素:遭遇猛兽的急停、规避陷阱的瞬间爆发、甚至是发现关键线索时肾上腺素的自然分泌……每一个推论都符合逻辑,每一个都指向任务中常见的风险。
然而,情感却像一股不受控的暗流,瞬间冲垮了理性的堤坝。一股冰冷的恐惧感,带着三年前那次几乎失去他的记忆碎片,如同带刺的藤蔓般缠绕上她的心脏,越收越紧,几乎让她窒息。那一次,他的生命信号也曾这样剧烈波动,然后……长时间地归于沉寂。
“宋博士?”陈澜敏锐地察觉到身边人的异样,那瞬间煞白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指尖,无法逃过她这位长期搭档的眼睛。
“……我没事。”宋墨涵强行将目光从顾锦城的心率曲线上“撕”开,仿佛那是一条灼热的烙铁。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那是强行压抑情绪的证据。“集中分析信号源结构。如果及能量脉冲的详细谐波参数。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可能面临的内部环境结构强度和潜在防御机制。”
她的专业素养在此刻成为了情绪的锚点,强迫自己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那神秘地下结构的解构中。只有更快、更准确地解析出情报,才能为前方的他提供最有效的支持,才能将他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这份跨越千里的数据支撑,是她此刻唯一能给予他的盔甲与利剑,也是她对抗内心恐慌的唯一方式。
……
雨林中,时间仿佛被浓稠的湿气和紧张感凝固。
顾锦城屏住呼吸,锐利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仔细审视着那片闪烁着不祥冷光的金属残片以及周围的环境。残片的断裂处很新,边缘锐利,带着金属撕裂时特有的毛刺,绝非自然腐蚀或岁月痕迹,更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近期强行撕扯开来。他打出一连串复杂而精准的手语,确保在寂静中信息无误传递:【鹰眼,占领制高点,侦察残片周围植被,重点排查非自然踩踏、拖拽痕迹,扫描热源或异常电磁信号残留。山猫,扩大主动声纳与被动震动传感侦测范围,重点监测地下浅层(十米内)异常空腔回波或机械震动。林皓,远程多光谱扫描残片,进行非接触式材质与辐射源分析。】
指令无声下达,小队如同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且安静地运转。鹰眼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树冠层,狙击镜后的眼睛冷静地过滤着层层叠叠的绿色;山猫调整着背负式多功能传感模块,无形的超声波和次声波如同水纹般向四周及地下更深处扩散;林皓则半跪于地,举起高精度探测仪,切换至深度材质分析与辐射溯源模式,一道不可见的低能量粒子束谨慎地扫向金属残片。
片刻,加密战术耳麦中传来断续但清晰的反馈。
鹰眼:【视野部分受阻,未发现明显足迹或生物热源。但十点钟方向,约十五米处,部分藤蔓有非自然断裂,断口新鲜,疑似被重型机械碾压。】
山猫:【地下约九至十二米深度,探测到不规则空腔回波,结构复杂,非单一洞穴,初步判断为人工开凿或加固。未捕捉到规律性机械震动。】
林皓:【材质确认,为ti-6Al-4VELI级高强度钛合金,表面有吸波涂层残留,非我方及已知任何公开势力制式。内部残留极微弱β辐射信号,同位素半衰期分析……与背景能量场脉冲中的特定频段存在高度吻合。】
钛合金、吸波涂层、特定辐射信号、地下人工空腔……所有的线索碎片,在顾锦城脑中迅速拼接,指向一个令人心悸的结论——这绝非自然造物,也超越了已知的、哪怕是最高级别敌对势力的常规技术水准。他们找到的,很可能就是这片死亡雨林一切诡异现象的源头,一个被刻意埋藏在地下的、拥有未知且危险科技的隐秘设施。
顾锦城的心反而彻底沉静下来,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所有个人的杂念被排除,只剩下冰冷的战术计算和关乎队伍存亡的决断。目标确认,危险等级提升至“炼狱”。他需要将这里的关键情报立刻传回基地,尤其是给那个正在后方为他殚精竭虑的人。
他对着颌下骨传导麦克风,以极低的声音,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十足地汇报:“基地,这里是‘龙首’。于更新坐标点发现疑似目标入口迹象。回收非制式高科技金属残片,初步分析为ti-6Al-4VELI级钛合金,含吸波涂层及特定β辐射信号,与能量场脉冲关联。声纳探测确认其下方存在深度约十米、结构复杂的人工空腔。请求进一步指示,并建议将全局警戒等级提升至最高。”
信息通过高强度加密信道,穿越茂密雨林和电离层的干扰,传向遥远的后方。
……
基地实验室,几乎在顾锦城语音汇报传入的同时,陈澜也发出了带着震惊的低呼:“宋博士,地理信息与历史档案交叉比对有突破性发现!那片区域在三十三年前,曾有一个代号‘深蓝勘探’的官方高精度地质勘探项目记录,但项目档案密级为‘绝密’,大部分技术细节和最终报告均被加密封存。结合我们刚才分析的能量信号特征、金属残片的科技水平……意被抹去痕迹的地下前沿科技研究站或军事前哨!”
宋墨涵瞳孔微缩,立刻将顾锦城的现场汇报与陈澜的历史挖掘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一个隐藏着巨大风险和未知故事的轮廓渐渐清晰。“回复‘龙首’,”她的声音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但语速微微加快,“信息确认,分析支持。地下结构高度疑似废弃高危研究设施,建造年代久远,技术背景不明,内部情况未知,评估为极端危险。建议:如非任务绝对必要,避免主动深入。如形势所迫必须进入,务必优先获取内部环境基础数据,尤其是空气成分、微生物群落及异常能量残留分析,此为解决目标区域生态异变及未知毒素的关键。”
她的指令清晰而精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发出“避免深入”这四个字时,内心是何等的矛盾与撕裂。她既无比希望他们能基于安全考量暂时撤离,等待更充分的准备,又清晰地知道,以顾锦城那深入骨髓的责任感和对任务真相的执着,一旦确认了入口和线索,他绝不会在外围止步,任由可能的危机继续潜伏。
消息发出,等待回复的短暂间隙变得无比漫长,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宋墨涵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耳鸣,她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冰冷的控制台边缘,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额角渗出的细密冷汗已经打湿了鬓角。连续超过四十个小时的高强度精神透支,叠加对顾锦城安危的极致担忧,让她的身体终于发出了不堪重负的抗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