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共鸣与伊甸之种(1/2)
第二百五十一章共鸣、烙印与伊甸之种
那一声轻微的“嘀”声,如同在寂静的深潭中投下的一颗石子,在顾锦城的心头漾开圈圈涟漪,也瞬间牵动了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神经。这声音虽轻,却在绝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某个沉睡万古的机制被悄然唤醒。
新型符号散发着乳白色的、温和而稳定的光芒,其结构与人类通用的医疗或生命体征标识有着惊人的神似——一个被柔和光线环绕的、类似心电图的平稳波形,中心嵌着一个抽象的树木或根系图案,那根系似乎还在极其缓慢地脉动,如同活物。
“符号结构解析完成。”周启明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熟悉他的宋墨涵能听出那刻意压制下的一丝兴奋,他的语速略快,“其图形逻辑与银河系已知的七种主要医疗标识体系有32%至65%的吻合度,中心图案推测象征‘生命滋养’或‘稳态维系’。结合装置被生物靠近激活的特性,初步判断为某种休眠状态的医疗或生命维持设备,风险等级:暂定低至中。”
“医疗设备?”宋墨涵紧盯着屏幕上被高亮显示的符号,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将碎片信息拼凑起来。在一个充满攻击性精神烙印、试图同化或驱逐外来者的遗迹中,出现一个看似友善的医疗装置,这本身就显得极不寻常,甚至像是一个温柔的陷阱。“锦城,保持距离,但尝试用多光谱扫描仪对准它,我们需要更详细的结构数据。感觉有任何不对劲,立刻后撤。”她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指尖因用力握着控制台边缘而微微发白。她想起三年前一次边缘星域探索任务中,顾锦城也曾被一个看似无害的古代遗物瞬间爆发的能量场击伤,那次他昏迷了整整一周。
“明白。”顾锦城依言行事,从战术腰带上取下小巧的扫描仪。他谨慎地没有直接触碰,而是隔着半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将扫描光束覆盖在那散发着乳白光芒的装置上。他刻意维持着宋墨涵要求的深长呼吸节奏,身体的寒意在新发现的刺激和持续的调控下,似乎被压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再加剧,但也未曾真正消退。他能感觉到,那股寒意如同附骨之疽,盘踞在骨髓深处,只是暂时被压制了。
扫描数据流实时传回主控室,在全息投影上构建出复杂的内部结构图。秦嵘博士看着屏幕上那精妙绝伦、远超当前人类理解的能量回路,花白的眉毛紧紧皱起,眼中闪烁着困惑与惊叹:“能量回路极其精妙,核心有一个……类似生物电池的构造,但能量签名非常古老,且与遗迹主体的幽蓝信息流同源,却又更加纯粹、稳定。这像是……独立于主系统的一个‘安全屋’设施?或者说,一个‘净化站’?”
就在这时,一直监控着顾锦城生理数据的周启明再次开口,带着一丝更明显的探究意味:“异常现象。在未知装置激活并持续散发特定频率能量场后,顾队长核心体温下降趋势已完全停止,并出现0.1摄氏度的微弱回升。同时,其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水平波动幅度减小了18%。装置能量场似乎对其生理紊乱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干预效果。”
此言一出,主控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这个装置,竟然能直接影响顾锦城体内那诡异的精神烙印引发的异常状态?这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宋墨涵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大胆的猜想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启明,立刻比对装置能量场频率与锦城体内残留的‘精神烙印’能量签名!快!”
“正在比对……匹配度高达91.7%。结论:该装置能量场与‘精神烙印’属同源能量,但性质温和,频谱呈现互补镜像特征,倾向于……安抚、修复与中和。”
同源却性质相反?攻击与治愈?这遗迹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矛盾?是一个文明内部的分歧,还是某种……试炼机制?宋墨涵的思维飞速运转。
“锦城,”宋墨涵的声音因这个发现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但她迅速调整回冷静的专业口吻,“慢慢靠近装置,将你的手,非惯用手,缓缓悬停在那个符号上方约十厘米处。不要接触!感受是否有异常,注意精神层面的变化。”
顾锦城没有丝毫迟疑。他对宋墨涵的信任是刻入骨髓的本能,是无数次生死任务中锤炼出的默契。他抬起左手,缓缓靠近。当他的手掌悬停在符号上方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温和暖意瞬间包裹了他的手部,并非物理上的热量,而是一种更接近生命能量的浸润感,并顺着臂膀缓缓向体内渗透。那萦绕不去的骨髓寒意,在这股暖流面前,竟如同冰雪遇到阳光般,开始丝丝缕缕地消融。更令他惊讶的是,脑海中那些因精神冲击而残留的细微杂音、莫名的焦躁和压抑感,也仿佛被一只温柔的手抚平,变得一片清明宁静。他甚至在一瞬间,仿佛嗅到了雨后森林的清新气息。
“感觉……很温暖,很……平静。”他低沉地报告,声音中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放松,“体内的寒意正在减轻,精神层面的不适感也显着缓解。这感觉……很奇特。”他补充道,试图描述那难以言喻的舒适感。
这效果立竿见影,甚至超越了宋墨涵的远程呼吸指导和周启明的药物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