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253章 静默六分钟

第253章 静默六分钟(2/2)

目录

“锦城!”指挥中心,宋墨涵失声喊道,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她看到监控画面中顾锦城那痛苦蜷缩的身影,以及屏幕上那片刺目的红色警报。

“队长受到高强度精神能量冲击!神经负荷指数突破安全阈值!稳定剂效果正在被快速中和!”周启明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必须立刻进行远程神经干预!”

“医疗组!强效神经镇静方案,最高权限,立刻执行!”宋墨涵几乎是吼出来的,她的手指死死抠住控制台的金属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彻底失去血色。但她强大的专业素养让她在极致的恐慌中,强行稳住了心神。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切入顾锦城的私人频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仿佛能穿透灵魂迷雾的力量:

“锦城!听着!那是能量回涌的幻觉,是遗迹的‘回声’!不是你的意识!稳住!看着我发给你的基线图谱,那是‘你’的锚点!抓住它!”

她飞速地将一组代表顾锦城健康状态下平稳生理波动的简化图谱,以及一段经过处理的、她自己的、稳定频率的生物电信号基准波形,一同发送到他的战术目镜上。这是她在信息洪流中引导过他的方法,此刻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通道中,顾锦城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拖入无尽的黑暗深渊,冰冷的负面情绪和混乱的记忆碎片几乎要将他吞噬。就在彻底迷失的边缘,目镜上亮起了稳定的光点和他熟悉无比的、代表宋墨涵存在的波形。宋墨涵那冷静而坚定的声音,如同黑暗中唯一的光束,穿透层层迷雾,指引着他。

他咬紧牙关,口腔里弥漫开铁锈般的血腥味,几乎是用尽了残存的全部意志力,将涣散的目光聚焦在那稳定跳动的线条和波形上。他模仿着那频率,试图调整自己狂乱的心跳和呼吸,用这外在的“坐标”来对抗内在的崩坏。

几秒钟,如同几个世纪般漫长。那狂暴的能量回涌效应终于开始减退。

顾锦城脱力般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早已浸透内衬,冰冷的战术服紧贴皮肤,带来一阵阵寒颤。脑海中的杂音和幻象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仿佛被犁过般的剧痛和深入骨髓的疲惫。他甩了甩昏沉的头,视线逐渐聚焦,眼神虽然布满了血丝,但那份属于战士的锐利,正在一点点艰难地回归。

“冲击波已过去。队长生命体征逐步回稳,但精神疲劳度与神经损伤指数均大幅提升。不建议继续执行高压力任务。”周启明的报告带着沉甸甸的担忧。

宋墨涵悬着的心并未完全落下,反而沉得更深。这次意外的能量回涌,就像一次残酷的压力测试,彻底暴露了顾锦城在经历意识入侵后的脆弱底线。他的“共情者”特质,在遗迹面前,从优势变成了致命的弱点。面对即将抵达的、充满恶意的“潜影猎犬”,以及那决定性的、却同样危机四伏的六分钟静默期,他还能承受多少?

她看着屏幕上那个依靠墙壁、短暂休憩后,再次强迫自己站直、迈开脚步的身影,一股混合着尖锐心痛、崇高敬佩以及无比坚定决心的情绪在胸中汹涌澎湃。她深吸一口气,声音透过通讯器,清晰而平稳地传递过去,没有任何多余的安慰或追问,只有最务实、最有力的支撑:

“调整呼吸,锦城。放缓行进速度,优先保证稳定。距离汇合点还有距离,保存每一分体力。医疗支援已在汇合点待命。”

她没有提及之前的惊险,仿佛那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颠簸。这种冷静,本身就是对顾锦城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我知道。”顾锦城低低回应,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丝稳定。他依言调整着呼吸的节奏,每一步都踏得更加谨慎。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刺痛如同附骨之疽,但宋墨涵的存在,以及她那透过电波传递而来的、无声的守护,仿佛在他周围构筑了一个无形的精神屏障,一定程度上缓冲着外界的侵蚀与内部的动荡。

(新增剧情:林皓的反思与秦嵘的决断)

指挥中心内,林皓看着逐渐平稳的数据,缓缓松了口气,但脸色依旧难看。“是我的失误……模型参数还是太保守了。没想到预演点的强度就如此惊人。真正的全局回涌……”他没有说下去,但担忧显而易见。

秦嵘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怪你,林博士。我们对这个遗迹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你的及时预警已经避免了最坏的情况。”他转向控制台,语气斩钉截铁,“通知‘潜影猎犬’观测组,提高警戒等级。重新评估能量沉寂期行动方案,我们必须考虑,在核心区域,顾锦城可能会完全‘失控’的可能性。准备备用方案,必要时……由远程操控或第二梯队接手‘伊甸之种’接触任务。”

宋墨涵闻言,猛地看向秦嵘,嘴唇动了动,但最终没有反驳。她明白,这是最理性的选择。然而,她紧握的双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绝不会让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黑暗的遗迹深处,危机四伏,倒计时无情跳动。

而在指挥中心,每个人的心头都压上了一块更重的石头。宋墨涵的目光愈发锐利,开始亲自参与调整后续的医疗与支援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前方那个男人的生死存亡。林皓则与周启明一起,埋首于海量数据,疯狂优化着能量波动预测模型。

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在这极端绝境下的每一次呼吸同步,每一次危机共度,每一次无声却重若千钧的相互支撑。这静默中的同行,比任何炽烈的誓言都更加震耳欲聋。前方的道路,注定更加艰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