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259章 回响中的生死救援

第259章 回响中的生死救援(2/2)

目录

“对,想想阳光,不是模拟的,是真正的、地球的太阳。”宋墨涵立刻接上,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引导着他构建稳定、温暖的精神图景,“想想基地后面那片你偷偷带我去过的、长满雏菊的山坡。风是暖的,带着青草和泥土被晒过的味道,你能感觉到光斑透过眼皮的暖意…”

时间在宋墨涵一声声沉稳的引导,和顾锦城逐渐从混乱趋于规律的呼吸声中缓慢流淌。屏幕上,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窦性停搏间隔开始缩短,出现频率明显下降。虽然心率依然偏快,神经同步率也依旧顽固地停留在高位,但那条最危险的、指向生理性崩溃的曲线,趋势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扭转、暂时遏制住了。

林枫站在对接缓冲区的隔离门外,通过内部通讯频道清晰地听着指挥中心传来的一切。这位以铁血冷静着称的副队长,刚毅的脸上神色复杂。他见识过无数在枪林弹雨中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战地硬汉,也处理过各种因极端环境导致的心理应激案例,但像宋墨涵这样,在如此绝境之下,能如此精准、冷静又充满内在力量地进行远程心理干预和生理调控,如同一位在无形战线上执刀的神级外科医生,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不仅需要顶尖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与干预对象之间达到极致的信任与灵魂层面的默契。他心中对这位平日里看起来有些疏离、专注于数据的宋主任,油然生出一股混合着钦佩与感激的敬意。

赵峻将军紧绷的下颌线也几不可查地松弛了半分。他看向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人的意志与智慧都化作光芒聚焦于通讯频道的宋墨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与庆幸。这个年轻的医生,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近乎不可能的绝境中,为顾锦城,也为整个寄托了人类未来希望的“方舟计划”,硬生生抢下了一线至关重要的生机。

漫长的、仿佛凝固的十几分钟后,顾锦城的心律终于稳定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虽然依旧偏快但不再有长间歇的水平。与此同时,令人稍感安慰的是,通讯干扰似乎也减弱了一些,他的声音虽然依旧沙哑疲惫,但吐字清晰了不少:

“基地…干扰…出现周期性衰减…我可能…有几分钟…相对清晰的通讯窗口。”

“优先汇报你的身体状况和意识清晰度!我需要客观评估,而非你的主观感觉!”宋墨涵立刻追问,专业本能压倒了她个人瞬间涌起的松懈。

“身体…像是被拆开…又用劣质胶水粘合…但基本功能…还在。意识…锚点牢固,思维序列清晰。”顾锦城顿了顿,似乎在细致地感知自身状态,“刚才…谢谢。”这句“谢谢”,轻描淡写,却重逾千斤。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刚才那短短十几分钟,他们共同在生与死的钢丝上,跨越了怎样的一道鬼门关。

“任务相关,”顾锦城继续汇报,语气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分析性,尽管依旧虚弱,“‘烙印’的本质,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它确实是一个筛选机制,但筛选的并非单纯的知识储量或智力水平,而是…意识的‘共鸣品质’。它拒绝掠夺与征服,寻找的是…能够理解、共情,甚至愿意承载其文明重量的意识。那段‘诗’,是钥匙,也是…对心灵本质的试炼。”

他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在指挥中心的专家们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个依靠“诗歌”和“意识共鸣”来筛选继承者的远古文明?这彻底颠覆了他们对高等文明发展路径和技术树的所有想象,指向了一种唯心的、精神至上的进化可能性。

“核心区能量流动模式已记录…初步逆向推导出了一条…相对安全的撤离路径能量低谷。”顾锦城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请求…授权按此路径执行撤离程序。”

“批准撤离!立刻执行!”赵峻将军毫不犹豫,声音洪亮而坚决,“救援小组,按接收方案行动!医疗小组,全面接应,确保顾队安全返回!”

命令下达,整个指挥中心如同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氛围已从之前的绝望窒息,转向了一种带着急切希望和紧绷期待的紧张。

宋墨涵直到这时,才缓缓地、几乎不易察觉地松了口一直憋在胸口的气,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虚脱感,她这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紧贴着的衣物带来一片冰凉的触感。她松开一直紧握的拳头,掌心那几道深深的指甲印已经开始泛出殷红。

“宋医生,”顾锦城的声音再次通过加密的私人备用频道传来,微弱,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只属于她的温度,甚至隐约有一丝极淡的、试图安抚她的意味,“你的声音…比任何神经稳定仪都有效。”

宋墨涵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垂下眼睫,指尖下意识地、轻轻地拂过胸前白大褂口袋里的那枚硬物——印着星云纹路的金属书签。冰冷的金属,似乎也因他这句跨越了生死界限的话语,而沾染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

她知道,撤离的路依然漫长,充满未知与潜在的危险。遗迹不会轻易放走触及其核心的访客。但,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他听到了她的心跳回响,在宇宙的冰冷深渊里,牢牢抓住了她拼尽全力抛出的那根生命之线。

现在,她只需要,凝神静气,等待他穿越星海,平安归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