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坚守的科学信念(2/2)
高战环视全场,语气更加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军中男儿特有的担保:“如果委员会主要是担心纪律问题、保密条例或者潜在的安全风险,我高战,以龙焱突击队最高指挥官的名义,以我这身军装担保!宋墨涵医生与顾锦城队长的结合,绝不会对项目安全、基地稳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只会让守护他的力量更加凝聚、更加坚固!如果连一个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全部职业生涯去守护他的女人,我们都不能给予最基本的信任,那我们在这地底深处,到底还能信任什么?!”
……
当宋墨涵最终再次独自穿过那扇沉重的金属大门,走出第一会议室时,外面通道相对柔和的光线让她下意识地微微眯起了眼。审议没有当场给出最终的批准与否决,但委员会的态度明显出现了松动,最终决议是要求结合顾锦城后续的生理数据稳定性和行为观察报告,再行决议。她心里清楚,高战指挥官和龙焱老兵们那掷地有声的支持,在这场理性与情感的角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打破平衡的作用。
她没有立刻返回那充斥着仪器嗡鸣和消毒水气味的实验室,而是鬼使神差地,乘坐升降梯来到了基地顶层的观景平台。这里是整个地下堡垒唯一能直接看到外部天空的地方。高原地带的天空,是一种近乎不真实的、剔透的湛蓝,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带着冷冽的温度。远处,雪山连绵起伏的脊线如同沉睡巨龙的背脊,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而孤寂的光芒,寂静而浩瀚,仿佛能吞噬一切尘世的纷扰。
“宋医生。”一个平和而略带金属质感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宋墨涵从远山的壮丽中回过神,转头看到林浩然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平台。他倚靠在栏杆上,那只有着精密结构的机械左手随意地搭在冰凉的金属表面,目光同样投向了远方无垠的天地。
“林博士。”宋墨涵轻声回应。
“我刚听说了会议的情况。”林浩然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高指挥官的出现,很及时。他的意见,在某些层面,比我们提交一百份数据分析报告更有效。”
宋墨涵轻轻“嗯”了一声,心中百感交集。科学的数据,严明的纪律,无法割舍的人性,厚重的战友情谊……所有这些看似不同维度,甚至有时相互矛盾的因素,此刻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着,也决定着她和顾锦城那悬于未知之上的未来。
“顾队长的情况,在上次干预后,暂时稳定了。”林浩然自然地转移了话题,语气变得严肃而专注,进入了工作状态,“但我基于最新监测数据进行的模拟推演显示,我之前的某些推测可能需要修正。那个能量烙印的行为模式,比我们最初假设的‘压力测试’或‘意识覆盖’要复杂和精巧得多。它似乎……是在利用顾队长高度凝练和坚韧的意识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培养基’,尝试在其上重构或者激活某种极其古老而复杂的信息结构。这个过程极其危险,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但反过来看,这也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一个直接窥探那股远古能量本质和意图的窗口。”
他转过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看向宋墨涵:“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改变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更主动的引导。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不再等待烙印下一次不可控的爆发,而是由我们主动出击,构建一个‘可控共鸣’环境。在我们做好万全准备的时候,主动引导顾队长与那个烙印,进行有限度的、处于我们严密监控下的‘对话’。”
宋墨涵立刻捕捉到了他话语中潜藏的巨大风险与机遇。这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想,完全颠覆了以往安全第一的保守治疗原则。“成功率有多少?”她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无法精确计算,存在大量未知变量。”林浩然坦诚以告,“但理论上,这比坐视他的意识被那股能量当成养料,在一次次的不可控爆发中逐渐消耗、磨损直至彻底湮灭,要有更高的潜在收益。当然,这需要你的全力配合,尤其是在精神共鸣的引导,以及共鸣过程中顾队长生理状态的极致维稳方面。而且,”他顿了顿,强调道,“我们还需要一个足够强大、足够稳定的‘锚点’,在他意识深处可能因这场‘对话’而迷失方向时,能够将他及时、安全地拉回现实。”
宋墨涵静静地听着,目光再次投向脚下厚重的、承载着无数秘密与希望的基地结构,仿佛她的视线能够穿透层层坚硬的合金与岩层,清晰地看到那个在最高级别隔离舱中沉睡的、眉宇间依旧带着不屈痕迹的硬汉。她的眼神温柔似水,却又决绝如铁。
没有丝毫犹豫,她迎上林浩然的目光,轻声道,声音不大,却仿佛能融入高原凛冽的风中,带着磐石般的坚定,穿透一切阻碍:
“我明白。无论需要我做什么,无论风险有多大。他的‘锚点’,永远在这里。”
深水区的微光或许微弱,摇曳不定,但只要锚点足够坚固,便能指引那艘迷航的孤舟,穿越意识之海的无尽黑暗,找到归家的路。此刻,最前沿的科学探索与最古老的人类情感,冰冷的职责与炽热的爱情,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面对那沉睡于顾锦城体内的远古之谜,以及由此展开的、深不可测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