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312章 铁血下的温柔烙印和新的序章

第312章 铁血下的温柔烙印和新的序章(1/2)

目录

顾锦城提供的“安静”这一关键信息,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划开了笼罩在“幽灵之眼”上的厚重帷幕的一角。霍雷霆队长将情况火速上报,赵志刚参谋长高度重视,立即牵头组织了涵盖电子信息工程、声学、战场心理学乃至神经科学的专家团队进行联合会诊和针对性分析。病房内那场短暂的非正式问询结束后,表面上看,一切似乎又回归到以枯燥却必要的复健为核心的日常轨道上。

然而,顾锦城内心的焦灼并未因信息的传递而平息,反而如同暗流在深海涌动。他清晰地知道自己大脑的某个角落里,封存着更多、更关键的碎片,但它们如同被刻意打散的拼图,沉溺于记忆的浑浊泥沙之下,难以打捞。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于一名习惯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洞察先机、掌控全局的特战队长来说,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凌迟。

这份煎熬,宋墨涵感同身受。她不仅是他在生理上依赖的康复医生,更是他情绪起伏最敏锐的观察者和安抚者。她悄然调整了复健方案,在常规的言语、吞咽和肢体协调训练之外,穿插了更多旨在温和唤醒深层记忆和有效舒缓心理压力的活动。例如,她会精心挑选一些带有溪流、微风、极轻微鸟鸣的自然音乐(刻意避开了可能触发创伤的绝对“安静”环境),引导他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意象引导冥想;她也会找来一些复杂的战术沙盘推演图、经典战例地形图,让他进行非语言的分析和推演,这既是对他核心军事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评估,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像钥匙般触动某根尘封的记忆之弦。

这天下午,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满大地。宋墨涵推着顾锦城,走出了压抑的病房大楼,来到医院后方那个精心打理过的小花园。这是他重伤入院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外面”的世界。温暖的阳光毫无阻隔地洒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微风拂过,带来青草、泥土和淡淡花香的混合气息。顾锦城下意识地微微眯起被光线刺激的双眼,深深地、贪婪地呼吸着,胸腔有力地起伏,仿佛要将这久违的、象征着“自由”与“生机”的空气彻底融入肺腑。

宋墨涵蹲在他身边,细心地替他理了理盖在腿上的薄毯边缘,声音柔得像此刻的春风:“看,外面的世界还在井然有序地运转,阳光也依旧公平地眷顾着每一个人。锦城,你正在用你的意志和努力,一步一步地,从深渊走回来,回到这个世界。”

顾锦城闻言,缓缓转过头,目光深深地凝视着她。金色的阳光在她柔软微卷的发梢跳跃,勾勒出她温柔却异常坚定的侧脸轮廓,那双总是盛满关切与专业的眼眸,此刻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澈动人。他喉结微动,沉默地伸出那只恢复了些许力气和控制力的右手,动作缓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覆盖并握住了她随意搭在轮椅扶手上的手。他的手掌依旧粗糙,布满长期持枪、格斗留下的厚茧,但传递过来的温度却真实而滚烫。他没有试图开口说什么——言语于他此刻仍是艰难的枷锁,只是这样静静地握着,所有的感激、信任、依赖以及那些难以用言语名状的复杂情感,都通过这紧密相连的掌心,无声却磅礴地传递了过去。

宋墨涵的心尖猛地一颤,仿佛被这沉甸甸的温情烫了一下。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反手与他十指紧扣,纤细的手指坚定地嵌入他的指缝。一抹红霞悄然飞上她的脸颊,但她眼中漾开的,是难以掩饰的满足与幸福的涟漪。在这片被阳光和绿意包裹的静谧角落里,昔日战火的硝烟、病榻的阴霾似乎被暂时驱散、远去,只剩下两颗饱经磨难却愈发靠近的心,在无言的沉默中,交换着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更动人的情愫。这极致反差的一幕——铁血硬汉不经意间流露的至深柔情,温柔医者骨子里蕴藏的坚韧力量,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然而,这份难得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一个略带急促却又保持着职业克制的女声在不远处响起:“打扰一下,请问是宋墨涵医生吗?”

宋墨涵闻声抬头,看到一位身着洁白笔挺白大褂、气质干练沉稳的中年女医生站在几步开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确认的表情。她身后还跟着几位略显青涩但眼神专注的年轻医生和护士,俨然是正在进行的查房或巡视队伍。

“冯主任?”宋墨涵连忙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外。她认出来人——冯秋慧,军区总院神经外科的副主任,更是国内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神经系统康复领域公认的权威之一。她们曾在去年的一次高端学术会议上针对创伤后认知重建有过短暂却深入的交流,宋墨涵对其犀利的学术观点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印象深刻。

冯秋慧快步走上前,目光先是极其迅速地在宋墨涵和顾锦城依旧紧握的手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不易察觉的赞赏,随即她的视线便精准地转向轮椅上的顾锦城,眼神瞬间切换为专业、审慎,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医者特有的穿透力:“这位就是顾锦城队长吧?久仰大名了。”她的语气平和,却自然流露出对英雄的敬意,以及对复杂病例的严谨态度。

“冯主任,您好。”宋墨涵迅速调整状态,professional地介绍道,“锦城,这位是总院的冯秋慧主任,是国内神经康复领域的顶尖专家。”

顾锦城微微颔首致意,眼神在瞬间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锐利,尽管他无法以言语回应,但那经由无数次生死考验淬炼出的、沉稳如山又暗藏锋芒的气场,让冯秋慧心中暗自点头,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国之利刃。

“我受赵参谋长和院里委派,专门过来对顾队长的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联合会诊。”冯秋慧言简意赅地说明来意,目光重新回到宋墨涵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小宋,你提交的阶段性康复报告我已经详细研读过了,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心理支持、情感沟通以及个性化康复方案设计方面的介入,远远超出了常规医疗范畴,取得了显着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性的效果。”她话语一顿,再次看向顾锦城,语气转为更为深沉的严肃,“顾队长的情况非常特殊,身体机能的恢复是基础,但创伤性记忆的处理、整合与重构,对他未来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恢复,乃至其所掌握情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至关重要。这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利益。”

宋墨涵心中一凛,知道冯主任的到来,意味着顾锦城的康复将进入一个更深入、更系统,也可能更具挑战性的新阶段。“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冯主任。锦城他的意志力非常强,配合度极高。”

冯秋慧赞同地点点头:“我看得出来。顾队长,接下来我们团队可能会尝试引入一些新的、经过验证的疗法和技术,旨在更安全、更有效地帮助你梳理那些混乱的记忆碎片。这个过程可能不会太舒适,甚至可能伴随暂时的情绪波动,但请相信我们的专业判断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说话直接明了,不绕弯子,却自有一种基于实力和经验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顾锦城的目光沉稳地迎上冯秋慧的视线,随即又转向身旁眼神中充满关切与鼓励的宋墨涵。他没有丝毫犹豫,用力地、清晰地眨了一下眼睛,表示完全的同意和接受。为了尽快找回丢失的记忆,理清真相,承担起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他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战和考验。

新的权威专家团队的介入,立刻为顾锦城的康复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冯秋慧团队带来了更系统、更前沿的治疗手段,包括结构化的认知行为疗法、专门用于处理创伤记忆的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dR)技术,以及基于虚拟现实的场景暴露疗法(以极度可控的方式),旨在以一种相对温和且受控的方式,引导他主动面对和整合创伤记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无助地被突如其来的噩梦和闪回所侵袭。

然而,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在一次针对“异常安静”这一核心感知的深度EdR引导治疗中,顾锦城再次出现了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心率监测仪发出急促的警报声,他额头上瞬间渗出大量冷汗,肌肉紧绷如铁,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呼吸过度和窒息感。宋墨涵始终坚守在他身边,紧紧握着他冰凉而颤抖的手,用稳定、柔和且极具安抚力的声音,在他耳边持续引导着他进行深长的腹式呼吸,如同最坚固的锚,一次次将他从濒临失控的记忆旋涡边缘奋力拉回现实的安全地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